2)第六百四十章 手机出现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美国总是出现通货膨胀,苏联总是出现通货紧缩,美国人觉得美元越来越不值钱,苏联恰恰相反,苏联的卢布理论上可以买很多东西,实际上也是如此,于是后去买东西的人往往面对的情况是卖完了……

  谁让苏联的工资不断增加,物价却一直固定住了呢。至少菜市场的蔬菜价格十年没有动过,鱼类也是这样,肉类也是这样。谢洛夫实行天降正义的活口扳手,上面直接把价格用钢印打在了上面,意思就是价格永远不变。

  所以说手机的出现是一个好东西,他可以消灭一部分苏联人口袋里面的工资,人手里没钱了,自然就不会把自选商店扫空,这不就不会出现各种卖完了的情况嘛。

  不然克格勃不断抢劫,都无法满足苏联人民的旺盛需求,把一箱子手机摆在了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们面前,谢洛夫开始介绍这其中的意义,“这将是一场信息的革命,想想看一个人可以在海参崴和莫斯科的亲戚直接沟通,这意味着什么,人民将和中央在一起,我们之间将不会存在隔阂,以后不会在出现地方出现情况而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这同时避免了地方干部的违法行为,甚至到时候不论是国家安全委员会还是内务人民委员会,都可以裁掉一些成员,这也可以节省我们的开支。”

  谢洛夫大谈自己从来不相信的信息社会,没错,他从来都不相信,他见过遍地都是智能机的社会,没发现除了玩游戏方便一点外,和工业社会有什么不同。虽然不相信,但苏联必须在信息产业上占据先机,这是没毛病的,苏联的很多信息产业起步都不晚,没有被美国拉开距离,如果现在就有中央的支持,没准就可以击败美国。

  “五百公里内可以保持通话畅通?”勃列日涅夫颇为感兴趣的摆弄着这块和砖头差不多的东西,谢洛夫所说的什么产业、什么布局他都没记住,就记住这个实用性的功能,很方便。

  谢洛夫差点忘了,和勃列日涅夫说话最好简单有效一点,点头道,“没错,可以保证五百公里之内的通话畅通,如果多建设信号塔的话,可以覆盖整个苏联,甚至我们的盟国也可以和我们一样,这样他们的所有信息都会控制在我们的手里。再者可以利用手机赚取很多的外汇,压制住我们敌人的相关产业。”

  “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马祖洛夫笑了一下道,“不过前景听起来不错,克格勃方面试验过了手机的性能了么?可以保证可靠?”

  “这种投入是值得的,作为一个大项目进行发展,工厂马上建造,各地的信号塔马上设立,相关专利记录在案,不过意大利方面的专利是否现在还安全呢?”勃列日涅夫简单的吩咐了几句,问谢洛夫关于意大利的问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