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九章 云爆弹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目的。

  不满的原因应该在政治上,尽管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赫鲁晓夫亲手提拔的,但是,赫鲁晓夫主导的新党章中规定:“每次例行选举时,苏共**********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四分之一。”这一规定严重伤害了这些人的长期坐江山的愿望,他们希望搞掉这条新规定。

  当初粉碎马林科夫集团,在随后的几年中科兹洛夫成了最大的赢家,有人得意,当然也有失意的。时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伊格纳托夫就属于这个圈子。伊格纳托夫和科兹洛夫一样,也是当初政变中赫鲁晓夫的功臣,政变后荣升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后因反对赫鲁晓夫的激进改革,被赫鲁晓夫降为主席团候补委员。这哥们心怀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是八月份,这个月一般是苏联高级干部开始休假的时间,苏联党政军高级干部陆陆续续来到克里米亚和高加索,享受一年一度的带薪休假。伊格纳托夫也来到克里米亚,在报告中伊格纳托夫在和其他州委书记的谈话中,流露出了对赫鲁晓夫不满。

  正常情况下,谢洛夫也是可以在现在开始休假的,不过鉴于历史上赫鲁晓夫将在今年下台,加上他本人一直以来都不在莫斯科,经常去外地视察或者出国,所以谢洛夫的休假时间一直比较诡异,主要目的还是防止有事情发生。在几种原因的综合下,谢洛夫从六月份开始一直在密切监视国内的动静。

  赫鲁晓夫对谢洛夫的意义十分重大,他需要给谢列平争取一点时间。哪怕谢洛夫知道谢列平只比自己大十岁,如果上台年龄上肯定和自己有冲突。他也希望谢列平不要像是历史上一样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这完全是谢列平的个人魅力和风格让谢洛夫欣赏的缘故。就算最后失败了,多几年时间也会让他们这些人站稳脚跟,别像是秋风扫落叶一样被勃列日涅夫轻松的收拾掉。

  “伊格纳托夫?”谢洛夫真想问问这位仁兄,你不会真的认为这么国内的强力部门是吃干饭的吧?如果不是,请问你怎么绕过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一关?怎么我这个克格勃主席就这么没有威胁力嘛?

  谢洛夫想来想去,不知道这是一个孤立事件还是政变的前兆,如果是孤立事件,那很好办,直接汇报赫鲁晓夫杀鸡儆猴,如果是政变的前兆就要慎重对待了。想了一下谢洛夫拿起来电话道,“特别调查部,加大力量调查一下伊格纳托夫,我要知道他最近的动静。记住不要打扰本来就在他身边中我们的人,你们进行独立调查。”

  为了防止意外出现,谢洛夫必须用两批不同部门的人调查一件事,这是防止早先在伊格纳托夫身边的克格勃卫士已经被收买,虽说这种可能性很低,但不得不防。

  还有就是谢洛夫必须马上见到谢列平,谢洛夫是独立的安全部门最高负责人,但其实他还有一个领导,就是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谢列平。总负责人其实是谢列平不是他。见谢列平的原因不是汇报工作,而是谢洛夫想要知道谢列平目前对赫鲁晓夫是什么态度。这是判断伊格纳托夫单独的不满,还是有一定基础准备联络其他干部的判断标准之一。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