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国千娇 第121节_十国千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柴荣朝倚仗的大将。剩下的太祖提拔的,如果没在高平之战中站对位置,或被杀了(高平之战结束后陆续杀武将百余人),或被外放至节镇。

  柴荣在军中威信很大、麾下禁军比较有凝聚力,关键就是禁军淘汰剩下的都是支持他的人,高平之战时的分辨是重中之重。(高平之战是柴荣霸气表现的代表事件,对外对内都是一种狂风卷叶般的迅速、有效、果决的做法!)

  光论职位高低更没甚意义,武将里张永德和李重进二人无益是最高级。李重进便不说了,淮南之战后一直在扬州,北伐前夕调到了河东,至今和向训在那边防备契丹,都没回本镇。张永德的实力也比不上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因为……

  铁骑军几乎是赵匡胤的嫡系!

  周朝禁军两大系统,四大主力、诸班直共约十四万人。禁军是整个国家的武力最精锐,而铁骑军又是禁军中最精锐。殿前司两大主力,控鹤军历来表现堪忧,铁骑军才是真正撑起殿前司地位的一支人马。

  当然,如果要乖乖的遵守规矩和军法,赵匡胤确实不算什么,上面的张永德、枢密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权否决他的动作。但如果大家都不讲规矩的时候,赵匡胤在铁骑军的控制和威信优势明显。

  郭绍也相信,如果不是有生死之仇、不是今后的皇后政权会专门盯着赵匡胤;赵匡胤想直接兵变的风险实在太大,胜率可能不到五成,他肯定不愿意干;而先进行博弈然后逐渐取得势、才是明智之举。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郭绍手底下也有两万人,大小武将许多,但他只能和左攸两个人先在这里密谋。这种事,说出去太危险。这间厅堂的房屋孤零零的、墙壁厚实,所以郭绍才选在这里议论,之前已经在附近部署了几个心腹亲兵,不让一般人靠近。

  郭绍沉思许久,终于开口道:“我要换作赵匡胤,这关头也会搏他一搏。”

  左攸也认可他的说法:“搏一下还有机会,不搏必败无疑。”

  “对,错过了这节骨眼上纷乱的形势,一旦新旧大权接替完成,赵匡胤就动不了。”郭绍道,“皇后当政,首先就会对赵匡胤进行严防、削弱、清洗。朝廷军政大权他一样都没有,连调兵和驻防都没有权力,还博什么弈?”

  郭绍沉吟道:“他要是不愿意放权跑路,最后还得拿真刀真枪干。反正一定会动手,等到以后处处受制才干,何不趁现在的时机?”

  如果是别的庸人,根本没胆识放手一搏,就好像一头猪要被杀了、它都不敢咬人,只能战战兢兢地等死;但就因为对手是赵匡胤,郭绍才相信他会做出最明智的唯一选择!最考验胆识、勇气的选择!

  最冒险的方法,有时候反而是风险最低、最有效的做法。

  左攸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