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2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_重回一把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对理想旗下的几家公司的扩张速度惊叹不已。

  健力宝从零起步,到年销售额数十亿,市值同样上十亿,经历了十几年时间,而理想从零起步,到市值数百亿,所经历的时间一年都不到!

  尽管这里面有高科技技术含量的成分,可李经纬在细细研究之后,还是得出了一个结论:理想背后有高人!

  就好比说这一挑战节目,从前期的宣传造势,再到向健力宝和李宁发出邀请,并且提出了800万这样一合理的赞助要求,在李经纬看来,就是有营销高人在谋划的表现,也因此派出了李德志。

  “由此看来……宁哥,你说理想这背后的高人会不会就是andy?”

  在细细琢磨过后,李德志来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推测。

  “这个……不太好说。”

  李老板却有些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andy实在是太过于年轻。

  但他一想到最后andy面对王老板高薪诱惑时的表现,立即又改主意道:“还真有这个可能。”

  恃才傲物!

  在这一刻,他想到的是这一词。

  年纪轻轻,但却能拒绝百万年薪的诱惑,不是恃才傲物是什么?若不是恃才傲物,谁又敢以“自由散漫惯了,很不服管教”为由来拒绝万科的王老板?

  这么一想,似乎一切都合理了。

  “那……”

  李德志的眼神即刻就亮了起来,但他很快就把想说的话给咽了回去。

  之所以咽回去,倒不是他想说的话不适合跟李老板说,而是不太确定有没有这个必要。

  说白了,他想找andy帮忙,但却不太确定andy能不能在这件事上帮到他。

  准确地说,是能不能帮到整个健力宝。

  从表明上看,健力宝是本土运动功能饮料里的巨头,风头甚至盖过可口、百事等外资品牌,可实际上,只有健力宝内部高管才清楚,健力宝已经病了,并且还是没找到解药的绝症。

  为啥这么说?

  单从年销售额就可以看出一丝端倪。

  1997年,健力宝达到了辉煌的巅峰,年销售额突破了55亿元,创造了巨额的利税,可到1998年,年销售额却又跌落到了50亿以下,然后到1999年,变成了40亿出头,预计今年,更是会跌到30亿左右。

  三年时间,年销售额跌了40%还不止,这不是得了绝症是什么?

  其实问题的原因所在,包括李经纬所在的高管团队都非常清楚,那就是作为国企,随着健力宝的发展壮大,和地方政府间的矛盾已经彻底爆发出来了。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健康发展。

  可现在,这一点在健力宝却是很难做到了,难以做到的原因,就在于地方的某些人把健力宝当成了大肥羊,在拼命在薅羊毛,甚至割肉。

  为此,地方都干了那些严重拖后腿的事情?

  1997年,处于巅峰期的健力宝原本已计划在港交所上市,可地方却否决了经营团队购买部分股份的决议,导致最终上市失败。

  1998年,为防止经营团队不听话,地方又收紧了健力宝的资金管理权。

  1999年,管理层又向地方提出了mbo方案,希望通过管理层收购来摆脱地方的束缚,可最终还是被否决。

  因此,别看健力宝今年的年销售额应该还能超过三十亿,可实际上已经是表面光状态,公司经营成本高企,负债严重,长此以往,必垮无疑。

  对此,管理团队自然心有不甘,可胳膊又哪能拧得过大腿?大家想了很多招,但无一能奏效。

  若是有高人来指点一番就好了!

  这就是李德志刚才想说的,但他并不确定,有高人风范的andy到底能不能帮到他们。

  他没信心的原因,主要还是健力宝的问题太复杂了一点,而对方又实在是太年轻了一点。

  唉!

  李德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