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站在高光下的一组人_无敌战神刘毅高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方面。

  毕竟武器是要投入战场参与实战,而不是用来玩电脑游戏。

  长得漂亮,各方面参数也漂亮的家伙,实战环境下犹如一坨垃圾的例子并不少见。

  另外,射程、散着面、穿透力、侵透力、稳定性等等等等各种专业数据,看起来太过干巴,也无法让人产生直观的认识。

  而实战环节中的武器,要在五天的时间里,几乎没有正常养护的情况下,由丛林过渡到荒漠、沙漠地貌。

  经历了潮湿、高温,以及高强度的使用环境的综合考量。

  而宣展片的目的,就是要让有愿望的选购商和潜在的选购商们,切切实实的看到。

  我们QBZ-97式突击步枪,中近距离的压制力,中远距离的精确度,以及高强度使用环境下的稳定性。

  QBB-97式通用机枪,火力的持续性、可操控性,以及高温环境中,连续火力压制下,依然值得信赖的品质。

  我们的CS/LS3型冲锋枪,强大的近战爆发能力、让人后脊发凉的火力密度。

  以及多种环境下,多种模式间流畅、可控的适应性。

  我们的QBU97式狙击步枪,小口径弹药在复杂环境下稳定的表现,精确的中远距离打击能力。

  以及让人惊艳的穿透能力,还有连续击发状态下的恒动稳定性。

  当然,最让人咋舌的还是QBU10大口径狙击枪。

  超过一千五米范围内,极其可怕的杀伤力和精度。

  一千六百米,甚至超过一千六百米后,依然精准可控的弹道。

  一千八至两千米距离上,在不使用反器材弹药的情况下,对普通机械目标恐怖的穿透力,以及油料引爆率。

  影响资料中的镜头,枪口对着的都是真实的敌人。

  子弹入肉,鲜血激射的场面,以最真实的视角,表述出了武器最客观的性能。

  当然,同样是因为画面过于“真实”“客观”,所以,各参展国的影像室,都只对客户和潜在客户开放。

  至于,媒体记者。

  对不起,真没他们什么事儿。

  有主办方的安保人员,还有咱们自己的工作人员守着,又有展会的硬性要求压着。

  记者们就算再无孔不入,可知道自己进不去那个让他们望眼欲穿的小门。

  所以,各方人马便将外围团团围住。

  每一波观映者出来,都秒秒钟围上去一大群举着相机、摄像机,那着录音笔、麦克的家伙七嘴八舌的问着。

  委婉些的,先问两句武器,再或圆滑或生硬的转到参战人员的实战表现,或是单兵素质上。

  直白些的,干脆抛弃了根本没有必要的言语伪装,直接将话题定格在“战斗力”,这一核心问题上。

  并就这个问题,几乎问遍了每一名观映者的看法。

  甚至干脆直白的问出,威胁、担忧、世界和平,或是区域稳定等等,一系列敏感的词汇。

  几个小时以后,各个国家不同的媒体平.台上,纷纷推出了相关报道。

  有些国家的评论还算相对温和,更多的是在感叹华国军工方面的进步。

  有些稍微延伸了一些,或多或少的提到了华国军人的表现,以及战果。

  还有一些,将关注点完全放在了华国军人、特种战法,以及单兵素养方面。

  用大量通过不同途径收集到的战场细节,再揉合上一些“想象”甚至是“脑洞”,似模似样的做着各种分析和横向比对。

  与此同时,华国威胁论、华国武器外销引各国各地发军事冲突升级、华国军费激增……

  各种恶意联想揣测牵强附会的言论,再被赋予了新一轮的引申和夸大后,再次被老调重谈的搬出来大书特说……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