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5章 某刚立下无数条腿的大功_北宋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出招降,梁氏真的投降了,外界难免会说他们之间有一腿,梁氏这是向老情什么的低头了。

  操蛋的谣言啊!

  赵曙笑的乐不可支。

  包拯看不过去了,说道:“陛下,此战收复了九州之地,该一一重整,派了官员去任职。”

  赵曙这才收了笑容,然后讨论了一番,定下了去收复之地的官员。

  “陛下,在六盘山一代,应当马上派人去接手牧场,还有许多农人。”

  韩琦觉得这些人的关注点有问题,“那边产马,而且还有不少良田,多调配些人手去,那里的产出足够了。”

  “那是个好地方啊!”赵曙很是兴奋,“以前一说养马地,朝堂上马上就变得鸦雀无声,人人束手。如今六盘山到手,还有横山,那边也是好地方,再过些年,大宋就不缺战马了,朕做梦都想不到这一日会那么早到来,哎!回头……”

  回头他准备去找祖宗们念叨念叨,把自己此次干的事儿说一下,也算是显摆一番。

  “陛下,不止这么一个好处。”三司使韩绛说道:“大宋内部的耕地如今少了些,有不少百姓失地。说句实话,那些造反的百姓大多就是这些人,他们没地种了,可却无人伸手相助,最终只能……”

  说一说的韩绛就说错话了,这时候提及造反有些犯忌讳。他尴尬的干咳一声,继续说道:“此次夺取了那么多地方,韩相刚才说有不少良田,臣想着是不是把国中没地的百姓搜罗一下,然后送到那边去种地牧马,过些年后,就能子孙繁衍了。”

  老韩这话说的很有水平,连沈安都点头。

  大宋内部最大的矛盾就是赋税,赋税逼得底层百姓苦不堪言,而扩大赋税来源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赵曙赞许的道:“韩卿此言甚是,如此就行文各地,让他们去宣扬一番。”

  “就怕百姓不愿去。”

  现在官府的号召力可没那么强大,一听是要去什么千里之外,百姓估摸着十有八九会打退堂鼓。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一直憋着当透明人的赵顼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众人见皇子开口,就兴致勃勃的看着。

  “你说说。”赵曙心情大好,觉得让儿子冒个泡也不错。

  赵顼说道:“陛下,黄河九曲,到了河套一带却渐渐缓和了下来,臣以为要想让百姓相信那是个好地方,咱们就得宣扬它的好处。”

  “河套一带就是个几字,为黄河上游。那里的好处臣就不细说了,就归纳了两个。第一就是塞外江南,江南好,这个是百姓都有共识的,鱼米之乡嘛。第二个就是一句话……”

  赵顼看了沈安一眼,看的他莫名其妙的,心想你看我作甚?

  “第二就是米脂的女子绥德的郎君,要大力宣扬,而且还得说米脂的男子少,无数女子正待字闺中。而绥德的郎君只要少许嫁妆。”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