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进京】(十)_仕途法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经济市场的把握,以及敏锐的嗅觉和大局观。而大局观,恰恰是经济学者和权威的分界线。

  “国家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费云海右手轻轻敲击着瓷茶杯的边缘,似乎在思考什么,稍顿片刻之后,他抬头问郭小洲,“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费云海这次点名让郭小洲回答问题,真正让所有的师兄都大吃一惊。之前的问题费云海显得很随意,看似点郭小洲的名,实际上是拿郭小洲来抛砖引玉。真正的目的是引发几位师兄的讨论。虽然这种讨论形势现在不多见,但以前却经常存在。比如谁遇到了困惑或者难题,都会拿出来一起讨论,寻找最佳突破口。

  这一次明显是费云海在做这个研究课题,他的课题基本上等于明年的国家课题和国务院重点。

  连顾松涛都感到惊讶。

  裴金谭等人这才兴趣大增。

  郭小洲当然不知道,他当是一场随随便便的聊天。

  因此他大胆地说道:“在集团改制和组建的过程中我有过思考。就我认为,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让国企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处理与市场的关系中,解决公平竞争、共同发展问题。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众人皆缄默。

  半晌,罗运升目光炯炯地盯着郭小洲道:“小洲说得好。国企的改革仍然需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实践过程中依然要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改革的真功夫在于对细节的准确把握和实施。”

  顾松涛放下茶杯说:“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分开,而不是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国家及全体人民分开,不能搞全盘私有化或变相的私有化。这点至关重要。”

  郭小洲稍显兴奋地说:“两位师兄说得好。根据我的经验,要在去行政化、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过程中,国企国资拥有更健全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而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所有者缺位”。比如我这次的京都公关之行。已经是完完全全的政府行为。”

  裴金谭说:“我在证监会多年,觉得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国企国资市场主体地位的强化,不能以牺牲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成本代价。否则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

  费云海微笑道:“都是金玉良言,一字千金。小洲,你在改制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惑和阻碍?你希望怎么改进?”

  费云海的第三次点名,已经让郭小洲都感到微微不安。他不想抢了众师兄的风头。有他们几个在,那轮到他发言?

  “我肚子里就那么点东西,能说的我都说了,我想听听几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