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章 大朝会(下)【为盟主“路人甲鱼”加更!】_逍遥小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说道:“这是证明两位殿下身份的玉牒,若有大人不信,可以上前一辩真假……”

  但凡皇室子弟出生,都会在出生的同时刻下身份玉牒,若是这玉牒真是二十年前的,李轩世子就是嫡皇子,秦相所言,自然也就不会有假了……

  几名年长的官员走上前,仔细辨别一番之后,微微点头,默默的退了回来。

  至此,百官心中已经没有多少疑虑了。

  有了前两名皇子夭折的事情,陛下心中生疑,出于保护第三位皇子的心思,将他和宁王妃剩下的小郡主做了交换……

  所以,李轩世子……,其实是陛下和娘娘的嫡子,长公主------现在应该叫郡主了。

  这时,那宦官清了清嗓子,继续道:“自景和三年来,朕疾患日久,朝政皆由明珠决之,明珠女子之身,领朝政要务,夙夜兢兢,未至倦勤……,特此,封永乐公主,钦哉。”

  加封郡主为公主,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细细数下来,数十年来,因为受宠而被破格加封的郡主,也有几位。

  且不谈明珠郡主的受宠程度,单说她为朝廷,为百姓,为景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区区一个公主的头衔,根本算不得什么。

  一封圣旨念完,那宦官又拿起另一封,面色肃然,高声说道:“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

  嫡子李轩,日表英奇,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李轩为主,持玺升立政殿,永乐公主为辅,二人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二人决之……”

  噗通!

  宦官话音落下,齐王面色苍白,身体颤抖,瘫软在地上。

  之后,大殿就陷入了绝对的寂静,几乎所有人都面露思忖之色,没有人开口说话。

  两封圣旨,三件事情。

  永乐公主在刚才变成了永乐郡主,又被陛下重新加封为公主,称号不变,意义迥然不同。

  多年前被陛下托付给宁王的嫡皇子李轩,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皇太子,入主东宫。

  第三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的事情。

  太子监国,长公主辅政,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情,也是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之后,感觉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后仔细想想,又觉得再也正常不过了。

  这个国家,这个朝堂,早就已经离不开长公主了,如果公主殿下是男儿身,他们哪怕违抗圣命,力谏死谏,也要让她坐上那个本来就该是她的位置。

  然而她不是,这已经是最好,也是最适合的结局了。

  李轩世子是嫡皇子,也是陛下所有皇子之中,成为最高,最有能力的一个,是他一力促成了科学院,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他只懂科学,不懂治国,他不是最适合坐上那个位置的人。

  有人懂。

  陛下将郡主殿下再次加封为公主,便是要她名正言顺的坐上那个位置,行使辅政的权力。

  至于齐王殿下……

  春风得意马蹄疾,马不小心失了蹄。

  原来从始至终,齐王就不曾触碰到那个位置。

  以前不会,以后也不会了。

  至于为什么他们之前会觉得齐王已经稳坐皇位……

  李易觉得有不少人都目光都看向了他,而且目光不善,后背像是针扎一样。

  他稍稍偏过头,问身旁的户部尚书道:“秦大人,他们都看我干什么?”

  秦焕看了他许久,终于忍不住问道:“本官也很好奇,李大人当初为什么要收齐王的礼?”

  李易想了想,说道:“人家都送上门了,再退回去------似乎有些不太礼貌吧?”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