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章 发烧的孩子_苏瑜宣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瓶清热解毒的丸药。

  “小郎君是感染风寒所至发热,来前我询问了病况,用药大至正确便配下了,命人拿去三碗水煎至一碗水,一日三次,两日即可痊愈。”

  “有劳杜大夫费心。”苏瑜客气还礼。

  袁嬷嬷送杜大夫出门吩咐人给送回县里去,又吩咐下去煎药送来。

  阴雨连绵了整日,天黑得老早。

  前去县里打探谁家丢孩子的伙计回来,来不及吃口水便匆匆来回话。

  “你确定么?”苏瑜疑惑得很,边问边看着夏莲为孩子换上新做好的衣裳。

  那伙计恭敬立在门口,“奴才还去酒馆问了包打听,谁也没听说哪家孩子不见了。奴才也去了衙门口转悠,既无人报孩子失踪的案,县老爷也没审过有过孩子失踪的案子。”

  那此子从何而来?

  天上掉来的?

  “你做事到周全,去账房多领一个月奉作赏。”

  伙计高兴得忘了疲惫,忙谢恩下去不提。

  “袁嬷嬷,你去趟祥哥儿那里,把这孩子穿来的衣裳给我拿来瞧瞧。”

  袁嬷嬷会意过来苏瑜的意思,应了一声就办差去了。

  “那衣裳有什么好看的,姑娘是觉得奴婢做得不合适么?”夏莲有些委屈,今早她得了令,可是一直忙得连饭都忘了吃。

  “你想多了。”这个夏莲什么都好,就是在某些事情上太过敏感。

  袁嬷嬷将孩子原来的衣裳拿来了,苏瑜拿在手里仔细翻看。这料子并非上河县周围时新,而是京中撷芸楼独有的绡丝缎,这种绡丝缎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极难着色,惟青蓝二色可着。大户人家的女眷并不喜,但稍有头面的爷们儿们却极为中爱。这绡丝缎中只需填添一层薄薄的丝绵,即可作为好动的幼童衣物,毕竟这绡丝缎穿在身上极为轻盈舒服,哪怕小孩子出汗也决不粘糊。

  难道这孩子是京里来的?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