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百三十六节 县教谕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吴亚、王兆敏等人谈笑风生。

  公园门口,除了警察之外,由政保总局的元老按照请柬上的条码查询上面的人名和电脑中储存的照片是否合得起来。随后才逐一盖章放行。元老直接刷“狗牌”就可以入内。

  整个临高角公园里灯火辉煌。煤气路灯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条石砌的道路将来宾们引向海滨的沙滩,这里作为休闲餐饮区,在沙滩上用木条修筑了大片的架空露台。露台上已经摆上了长条的西式餐桌,桌子上依次排列着从圣船号餐厅里搞来的buffet炉――自助餐专用锅。buffet炉有保温盖,下面还有用固体酒精加热的炉子――现在装得是木炭。除了炉子,还有许许多多的大瓷盘子、保温锅、木盘子、玻璃器皿……里面放满了各种菜肴、点心和饮料――即使是元老也会觉得前所未有的丰盛。

  一排炭火炉上,正发出令人垂涎三尺的“滋滋”声和奇异的浓香。大块的牛排、猪扒、鸡扒和鱼排正在铁盘上翻动,香料的气味浓得要把鼻粘膜都要融化;整只的龙虾、牡蛎、海鱼……在铁条架上冒着热气;四五只临高乳猪、十几只烤鸭挂在铁签上正在熊熊燃烧的明炉中回转烧烤着。合作社酒楼、食堂和商馆的厨师们一个个来回奔忙着烹调菜肴,就是他们也是头一回接触到如此之多的食材。特别是乳猪和牛肉平日里几乎是看不到的。

  只有少数元老才知道这牛肉并不是新宰得。而是从冷库里取来得。至于来源,则是当初澄迈大战中的战利品:死牛死马死骡子被用来劳军做灌肠,受伤没有治疗价值的牛马被送到肉联厂屠宰,然后就分类冰冻起来等着年底祝贺新年用――一年到头总得有个改善伙食的时候。

  芳草地的教师张智翔身穿厨师服,围着围裙,头戴一顶比所有厨子都高的行政总厨的帽子,犹如大将一般指挥着厨师们烹调,不时他还亲自去翻动下铁板上煎烤的牛排肉。牛排肉按照日式铁板的做法在装盘前都切割成了容易入口的大小,免得大家还得用刀叉。他是一级厨师,做起现代菜肴来当然比归化民厨师要高明些。

  郑尚洁和门多萨也忙得不亦乐乎――她们负责的西餐烹调的工作,原本她们想拉萨琳娜和潘潘来一起帮忙做饭,没想到这二个正牌白英新都是“微波炉的孩子”:从小家里做饭就是把超市买来的餐盒放入微波炉转一转之后端上桌,然后做个蔬菜色拉就结束了。萨琳娜很不好意思的说她会做三明治――不过临高这里没有酱料。

  “酱料我来配。这里别得没有,香料很多。”香料贸易是当时东亚海上贸易的重要商品,中国本身也输入大量的香料。在企划院的仓库里储存着许多来自各个渠道的香料。农庄也自行种植类似罗勒之类的香草供餐饮使用。

  “我来烤些蛋糕吧。”潘潘搜肠刮肚很久之后想出了自己惟一会做得东西。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