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一节 水灾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心想应该先把当时的报告拿出来阅读一番再些写报告的。

  “你最好先看一看。”马千瞩说道,“里面有很多有益的经验。有时候,不利会变成有利,一方面的损失会变成另一方面的收益。”

  刘牧州不知道这辩证法该怎么读,他赶紧告辞出去,调阅了当年的报告。看了几页他恍然大悟:

  原来是要搞土地回购啊!

  所谓土地回购,说白了就是乘火打劫,利用灾民走投无路的状态用粮食低价收购农民的土地。当初临高遭遇台风灾害的时候,农委会靠这个手段一下聚敛了相当于全县耕地的9%的面积。

  刘牧州心中不由暗道:督公可真是铁血工业党。这摆明了要把农民赶上工业化集体化的战车啊――连个土改的过度阶段都没有。

  他找来吴南海和叶雨茗,商议救灾事宜。因为牵扯到土地回购,和农委会有莫大的关系。具体操作和他们合作是很事宜。

  叶雨茗的建议是非但不搞赈济,而且还要照旧征粮。

  “这样能逼迫更多的自耕农和地主彻底的破产。”叶雨茗前几个月参加了对琼山、文昌等地的田亩清丈工作,对当地的农业状况很不满意――总得来说琼山县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比之于临高要好得多,但是单位亩产却高得有限。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产力来。

  吴南海有些不安的挪动了下身子:“这个不大合适吧?虽然我也赞成土地集约化经营,但是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太……吃相不好看?”

  叶雨茗说:“管它呢,反正琼山是新解放区,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清洗一番当地的各阶层……”他慷慨陈词道,“从长远看,我们应该把消灭自耕农作为终极目标。”

  “消灭小自耕农?!”吴南海等人都有些吃惊。

  “不错,最终目的是农村彻底的二级分化。”叶雨茗站起来转了几个圈子,“有能力,有技术的人,会进化为集约化农场的农场主。没有能力的,彻底的转化为无产阶级――当工人。产业工人或者农业工人……”

  自耕农――也包括土地不多的中小地主在中世纪是王朝稳定的基石,他们是国家赋税和兵员的主要来源。自耕农组成的军队一直是王朝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凡是自耕农数量众多的时代,往往也是王朝最为兴盛的时期。

  但是小自耕农的经济地位极不稳定,在赋税和兵役的双重压迫下,他们的破产速度加快了。一旦王朝进入稳定期,土地开始兼并集中,小自耕农的数量就会逐步减少,王朝也就随之进入衰败期。直到一场新的动乱促成土地的重新分配。

  元老院对农村的政策总得思路是“土地集中化”,未来的穿越国家不需要一大批自耕农,但是对自耕农的态度上则有“消灭派”和“扶植派”两大派别。

  总得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