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四章 反应_古代农家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真是气死人啊。”

  大家也十分感慨。

  他们是刑部的,跟杜锦宁没什么业务上的来往,职业使然又喜欢以事实说话,所以这些话就说得十分客观。

  “杜锦宁这样,是犯了欺君之罪吧?”有人问道,“皇上在这件事上是什么态度?”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亲耳听到齐伯昆话的人。

  “齐大人说,杜锦宁手里握有丹书铁券,而且她为大宋也做了一些贡献,所以丹书铁券收回,抵消她的死罪。”那位刘姓官员道。

  大家恍然,这才想起杜锦宁失踪前,为了表彰她研究出来的高产水稻,皇上曾给杜锦宁赏赐了一个丹书铁券。

  “这也……太凑巧了吧?”

  刑部这些官员天天审案,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疑点。

  “在朝堂上商议这事时,阮大人你也在场的吧?你觉得这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另一个官员毫不客气地怼了同僚一句。

  每个部里,正五品的官员不少,大家都是有资格上朝的。那日在朝堂上议论给杜锦宁什么赏赐的时候,大家也都是在场的。

  要说拿到丹书铁券是杜锦宁的阴谋,让这些官员把自己的智商往哪里放?人人都是傻子被人愚弄的名声很好听么?

  因此,不说他们嘴里不承认,脑子里就下意识地直接否定这个想法。

  “与其说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不如说是因为她手里握着丹书铁券,才敢大胆承认自己是个女子。否则,她就是抗旨不遵拒绝赐婚,皇上也不会拿她怎么样。高产水稻的问题还得靠她去解决呢。”

  “对对对,绝对是这样。”大家都觉得这就是真相,毕竟太有道理了啊。

  提起高产水稻,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杜锦宁是女子,她自然不能当官了。那这高产水稻怎么办啊?”

  “怎么办?让她继续研究呗。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就算她已不是朝庭官员了,皇上也不允许她推辞不干吧。”

  “可这样的话,让工部那些老家伙的脸往哪儿搁哟。”

  屋子里又是一片安静,旋即大家都笑了起来。

  六部有时候为了抢资源,关系并不是那么友好,各自给对方挖坑都是常事。看到对方吃瘪,自然十分高兴。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任谁都不高兴吧?听说杜锦宁为了这高产水稻,没日没夜地呆在田地里。以前还好,做好了能升官。可现在……”说话的人摇了摇头。

  虽说可以赏钱。但朝庭赏钱又能赏多少?百来两金子再加些绫罗绸缎、金银瓷器,已是最顶级的封赏,而且金银瓷器因是赏赐之物,是不能买卖或转赠的。

  再说,有钱有什么用?没有相任的权利做保护,越多钱就越容易被人算计。

  “她跟我闺女一样大呢,还没找婆家。就这么让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呆在田地里,唉……”一个疼闺女的官员叹道。

  大家这才想起杜锦宁是个女子,还是个小姑娘。朝庭这样白使唤人家,似乎真的不好。

  “这些,皇上应该会有考量的吧?”

  “也许吧。”

  此时,其他衙门也在议论此事。大家说的话,跟刑部的官员大同小异,除了工部之外。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