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左游仙_庶子夺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淮南而言,区区盱眙一地的税赋算得上什么?李恪上奏李世民,促成此事自然不难。

  “诺。”为了治水,李恪已然下了莫大的决心,袁承范得令,当即应了下来。

  李恪正在盱眙城外督水,与此同时,萧月仙也没有闲着,萧月仙在县衙中收到了一封口信,便立刻出了门。

  盱眙城南,一处毫不起眼的民院中,萧月仙借口外出为李恪置办些衣裳,便出了县衙,几经辗转到了此处。

  “娘子,你此来可有人跟踪?”萧月仙到了院子的门外,推开门,文清儿竟已在院中等候,连忙对萧月仙问道。

  萧月仙回道:“放心,我来时特地多绕了些弯路,绝对无人跟踪,师父现在何处?”

  文清儿指着内院的房门,对萧月仙道:“师父现在屋内。”

  萧月仙闻言,便径直走向内院,推开了屋门,此时屋内正坐着一个身着道袍的男子,若是李恪在此,想必也能认出此人的身份,他便是日前李恪在盱眙城外见到的广阳子。

  广阳子确是道士无疑,只不过李恪眼中的广阳子却并非广阳子,而是萧月仙的师父,故萧梁皇帝萧铣的至交好友左游仙。

  “师父。”萧月仙进屋,对左游仙道。

  左游仙见得萧月仙入内,忙起身拜道:“贫道左游仙拜见公主。”

  左游仙为萧铣旧交,萧月仙还是公主时便拜左游仙为师,左游仙这一声公主也是一唤十多载。

  萧月仙对左游仙道:“师父突然命人冒险传我口信,不知所为何事?”

  “白虹贯日,祸起东南。公主,我们苦等十年的机会来了。”左游仙说着,轻搓着手掌,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萧月仙闻言,问道:“白虹贯日,难道当初师父所言的良机便是这淮水决堤之危?”

  左游仙点头回道:“不错,淮水决堤,东南不稳,粮仓不再,整个大唐都将为之动荡,难道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好的机会吗?”

  淮南有水患之险,如今的盱眙、楚州,乃至整个淮南都是人心惶惶的一片,自然是他们这些萧梁余势浑水摸鱼的良机。

  萧月仙问道:“听师父之言,想必已有良策。”

  左游仙道:“我等眼下势微,若想成事,必得李恪手中的亲王金印和使臣节钺,而若要觅得李恪手中的金印和节钺,光是眼下的局面怕还是不足。”

  眼下的盱眙虽是人心惶惶,但李恪这个亲王在此,大局尚能勉强稳住,此时想从李恪的手中得来金印和节钺自然难比登天。

  萧月仙见左游仙似是已有所虑,于是接着问道:“不知师父的意思是?”

  左游仙回道:“如今的盱眙还不够乱,我等尚需设法决淮水之堤,水灌盱眙,届时才是李恪身边守卫最为松懈的时候,那便是我等良机,倒是配合上我们在官府中的内应,便大事可成。”

  决淮水之堤!

  萧月仙听着左游仙的话,一下子愣在了当场。

  在来此的路上,萧月仙想过许多可能的办法,甚至是率人强冲县衙,可她唯一没有想过的就是决淮水之堤。

  在萧月仙的记忆之中,她的师父一向自诩仁义,在左游仙的描述中,她的父皇也是那位为了使唐军免于屠城,保住江陵百姓性命,方才出城降唐的仁王天子,可如今,她京从左游仙的口中听到了这番话,她一时间如何能接受的来。

  她知道李恪现在在做什么,定在在淮水巡堤,尽着自己的最后一丝力,保住淮南百姓的一线生机。而她们,自诩仁义,却在暗地里为了权欲,那淮南百万生民的性命作为自己的筹码,想着如何决河毁堤。

  黑与白,是与非,在萧月仙的心中,仿佛一下子有些模糊和混乱了。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