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扑克条和人头像(下)_我的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云鹏的提议下玩起了扇人头像。

  扇人头像是把一张人头像放在地上,手中拿着一张人头像用力在地上那张人头像上扇,把人头像扇到另一面则算赢。

  这种扇人头像需要动脑筋和手疾眼快,而且要力度适中,力度太大,人头像容易翻几个跟头,力度太小,则扇不过去。

  两个人你扇一下,我扇一下的玩得不亦乐乎。

  东北人都好客,虽然这个时候家里面都不富裕,粮食也只是刚刚够吃,但是,像李忠信这样的孩子到家中来玩,而且还是市里到这边走亲戚的,白云鹏的母亲王凤霞虽有不舍,却也准备了李忠信的饭菜。

  就在白云鹏母亲招呼两个人准备洗手吃饭的时候,白云鹏的三叔白奉义兴冲冲地拎了两条一斤多重的鲤鱼跑了进来,一进门便大声喊道:“二嫂,把这两条鲤鱼炖了,今天有高兴的事情,我现在去找二哥,中午我跟二哥好好喝点。小鹏呢!赶紧出来去给你三叔打酒。”

  李忠信听到白家三叔让同学去打上一斤白酒,顺便再点打酱油,他立刻自告奋勇地和白云鹏打酱油去了。

  李忠信在这个时候已经认出来了,白云鹏这个三叔叫白奉义,正是今天才过去打鱼那四个人其中的一个。

  不知道是白奉义光顾着高兴没看到李忠信,还是只是上午见了一面没有认出李忠信来,李忠信却也是没有和白奉义打招呼,他不想让同学知道关于他组织打鱼的这个事情。

  李忠信和白云鹏两个人出门左转,走了足有一里地,才走到竹板屯里唯一的一家商店——竹板供销社。

  国营的竹板供销社不大,也就二十几平方的样子,里面只有三节下面是木头板子,上面是玻璃的柜台。

  柜台里面摆放着一些日用商品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杂货,上面则是一个直径大概十厘米左右的玻璃罐子。

  李忠信一看,就知道那玻璃罐子里面是色彩斑斓的硬水果糖,要是放到后世,这种水果糖的色素放的特别多,根本就不能吃,可是,在这个时候却是孩子们最好的零嘴了。

  柜台旁边是两口不算大的小缸,里面装着的是酱油和醋,塑料盖子上面放着几种提溜,小提溜是一两的,大提溜是半斤的。

  买酱油或者是醋的话,自己拿着玻璃瓶子,需要打多少就能够给打多少。

  屯子里面的人最为习惯的就是一次打二两或者是三两,酱油吃完了以后,便告诉孩子拎着瓶子到商店里面打酱油。

  后世打酱油的这个名词大体就是从这个地方传承出来的。

  装酱油醋的缸旁边则是一个不大的,大肚子的酒坛子,和二大碗差不多大的封口上,则是由一块圆形木头和布扭在一起的塞子。

  打酒的提溜和打酱油醋的提溜是分开的,打酒的只有一种提溜,那就是一两的,想要打一斤酒的话,那就得分十次打。

  这样的打酒方式是很有说道的,每次打一两酒的话,每次都能够少打那么几滴,打上十次的话,就能够差出来两钱酒。一坛子二十斤装的话,甚至能够卖出二十一二斤来。

  这个时候农村人喝的都是散装酒,不过都是烧酒,后劲比较大,大部分都超过了五十度,好一些的烧酒甚至能够达到将近六十度。

  白云鹏把三叔给的钱递过去,告诉售货员打一斤散装的白酒和三两酱油,剩下的一角钱买十块水果糖。

  白云鹏把那多出来的一角钱,算做是他打白酒和酱油的跑腿费,他也是看出来了,今天自家的三叔心情好,是不会计较这一角钱的。

  拎起那两个装好酒和酱油的玻璃瓶子以后,白云鹏把手中的十块水果糖很是大气地给李忠信分了三块,一边分一边像小大人似的说道:“忠信,给你三块水果糖,回去以后我三块,我弟弟四块。”

  握着三块水果糖,李忠信的心中漾起了点点暖意。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