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大梁实行的是募兵制,现役精锐兵马规模受到严格的控制,不会无限制的扩张下去。

  而目前诸行营军编有逾二十五万精锐兵马及一部分预备役及辅助兵种,就兵马规模而言,用以统一天下已经足够了。

  另外,接受寿州军的投降,没有当成俘虏对待,就已经够宽大了,怎么都不可能让他们投降过来后,就能享受到大梁现役精锐将卒的优渥待遇。

  不过,徐明珍这些年维持寿州军不易,寿州军将卒生存也极为艰苦,此时能除去身上的兵役,能与家小团聚,却也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对徐泗军的处置,条件要相对宽厚一些。

  韩谦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过要用徐泗军参与进攻汴梁城。

  有第二中央行营与河南行营军配合,攻陷汴梁城并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韩谦最初主要还是希望徐泗军投附后能负责牵制一下寿州军,却没想到寿州军望风而降的速度,却不比徐泗军慢上多少。

  近六万徐泗军不需要承担作战任务,将直接缩编为三个预备役旅就地负责徐泗地区的治安。

  此时属于战争时期,这三支预备役旅可以编一万五千兵卒,等到战时状况结束后,则将进一步缩编到两千兵员;但也有好处,就是三支旅级军事编制会保留下来,能安排一部分将领、武官。

  韩谦也授意中书省、参谋府,在徐泗军大多数的旧将吏接受改造后,尽可能在地方安排上差遣。

  而不像寿州军,除了徐晋、徐嗣昭等极少数人会得授一些不痛不痒的地方或中枢官职外,大部分的将吏都会直接贬为平民,不会进行特别的安排,有恶迹的还要交由监察府所属的诸刑狱司进行清算。

  却不是徐晋、徐嗣昭不想为追随徐家多年的部属将吏争取一些优待,实在是随周昆赶往郸城谈判时,看过两樽滑膛炮试射的场景后,徐晋、徐嗣昭心里想着还是先保存好自己要紧。

  虽然绝大多数的寿州军将卒都还不知道火炮的存在,但在受到接管整编时,表现都很平静;即便中层武官也没有多少强烈的抵触意志,很快就接受了现实。

  从金陵逆乱起算,多少次折在韩谦及梁军手里,就算蒙军不覆灭,寿州军上下又有多少将卒真以为能对抗得了如日中天的梁军?

  在徐明珍去逝的上元节深夜,徐辉率甲兵闯进赵明廷府里,赵明廷也是一脸的平静,甚至还有一种终于解脱的感觉……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