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筹贷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私人间的借贷拖欠,在当世都是常事,而众人听韩谦的意思,是要用三皇子的名义,向街巷市井之民广而贷之,并不拘特定的对象。

  信昌侯、黑纱夫人以及姚惜水等人虽然不在场,但沈漾、李知诰以及周元、张潜、柴建等都是知晓实务的,甚至李冲也能在短时间内想到韩谦突然提这样的建议是为什么。

  左司人手不断膨胀,早已经压根就撑不下去了吧?

  不过,并没有给其他人质问韩谦的机会,杨元溥直接就问韩谦:

  “许以厚利?许几分利,货栈何以持续给利,而不怕难以为继?”

  杨元溥不问韩谦借临江侯府名义筹钱的用途,更关心左司能否做成这事。

  “我计划筹贷三千万钱,一是以资船队往返江淮之间,运长补短,二是补充匠坊本金。月给四分,年利钱总计在一千四百四十万钱左右,左司应能勉强维持下来,殿下勿虑。”韩谦一脸的平淡说道。

  当世民间放贷利率极高,照律只要不超过“一本一利”,官府就不得干涉,而所谓的“一本一利”,实际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年利率;这可要比千年之后的高利贷,放宽得多。

  而前朝捉钱令史,官给本金,月收八分利,实际年利率高达96%。

  官府里倘若有谁被迫摊到这差事,必须极力摊派、收刮,才能完成任务,甚至为此倾家荡产者也不在少数;同时虽然也会有不少富户愿意主动承担其职,但这些富户主要是从自家拿钱补贴官息,以图任期完成后能够以换得相应的勋官、功名。

  当朝许诸军所设的常平仓令,与捉钱令史的性质一样,但官定利息要宽松一些,但要求也是年缴六成利钱……

  像韩谦强行给冯翊、孔熙荣两人摊派上龙雀军常平仓令的差使,又将八百担茶折算四百万钱的本金送到冯家,这意味着冯家三年内要连本带利上缴一千一百二十万钱,才表明冯翊、孔熙荣两人的差使干得合格。

  而且这笔钱,也不可能落入韩谦或左司的囊中。

  龙雀军能够设常平仓令,是龙雀军筹措军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这笔钱除了本金外,利钱是要归入仓曹统筹安排的。

  这是官府强行摊派的利钱,民间私贷要低一些,但也绝对低不了多少。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谁愿意去借贷。

  要不然的话,沈漾、信昌侯府李普以及李知诰他们会想不到去大肆借贷,以解燃之急?

  借贷自然很容易,诸军加起来设有上百名捉钱令史,都恨不得有地方能将官给本金放贷出去,这样他们不仅能完成任务,还能到期后获得授爵,但是官定的年付六成利钱,除了真正想通过这个途径买爵的,有谁能承受?

  信昌侯府及晚红楼非但不愿去借贷,甚至放贷是他们一项重要收入。

  然而,这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