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一章 许多事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维丁忧之后,已经没有人顾得上他,却没想到今日一朝翻身。

  “天子年岁渐长,这是让朝中相制啊”

  不需要明眼人,稍有政治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王锡爵和申时行私下谈到,大家也是哈哈一笑。

  因为万历皇帝的这个举动,本来惊恐不安的张四维一党反倒是平静了下来,既然没有对他们的清算和针对,那一切还是正常。

  以这一干人的城府,在朝堂之上大家还是和和气气,谈笑风生。

  时间很快就到了六月,李成梁率领的大军回师,已经快要进入大明境内,兵部点检级的官员已经赶了过去。

  正式的捷报也已经送抵京师,和东厂的呈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朝野的文人都在鼓噪,有部分是得了李家的好处,但更多的人是要把辽镇的胜利抬起来,好让王通的光芒不那么耀眼。

  造谣乱说,如今是要被问罪的,前段时间被流放到宁夏一带的那些倒霉鬼就是教训,但夸赞没人说不行,朝野文人都是妙笔生花,将李成梁的这场大胜夸的天上地下少有,意义更是仅次于开国和靖难诸役。

  夸归夸,朝臣们暗地怂恿,可明面上绝不敢说,辽镇的确是大捷,可级浮夸才敢报两万余,从归化城那边点检的兵部官员已经回来,归化城那边,实打实的级就有五万余,这怎么比。

  更不要说,王通这边彻底灭掉了俺答部,连俺答部的汗王一家都被砍了脑袋,缴获更不必说,金山银海啊,辽镇那边说什么牲畜万数,金银无算,要是这十几万两银子都可以称作无算的话,真不知道王通怎么讲,草原上的牲畜那还叫财产吗,买也买回来了。

  俺答部是什么,那是自嘉靖中期就出现的大害,还打到过京师城下,隆庆年间议和才算平静了,但朝廷时时担心,连僧格都古楞和三娘子的矛盾都要忙不迭的派人去调节,生怕被波及到。

  这科尔沁部又是什么,那是被蔑称为“土蛮”的鞑虏,战斗力并不怎么被边镇看得上,这几处一比较,这个大捷外面吹的厉害,朝中却没有人敢提。

  不过让人比较奇怪的是,万历皇帝似乎对李成梁的大胜也没什么不满,着实夸赞了几句,按照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李家的封赏比照王通的例子,李成梁劳苦功高,又有从前的资历,这次准备厚赏。

  李成梁本来就是伯爵,这次就或许封国公,李如柏封伯,其余一干人皆有封赏,这实在让人有些咋舌。

  但从别的方面考虑,不管是谁获得大胜,都是对大明的江山社稷有好处,李成梁的资历也到了,年纪也大,辽镇面积和所辖军民差不多等于一个省,这样的人物,自然要厚赏,群臣百官自然没有异议,反倒是齐声赞颂。

  更关键的是,王通对这件事没有什么意见,据说王通还说,这是大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