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四章 大明良心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淤青。

  家人关心询问,谁也不想多说,只是抓紧回家,这后出来的也听到先出来的人所讲,大狱内的审问都是一同审问,那些背后煽动鼓噪的人都一五一十的招了,知道自己被人利用,当刀使唤,这个实在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

  京师的喜庆气氛是越来越重了,得胜的大军进京献捷阅兵,这等场而京师多少年未见,这么多年来,京师里百姓们只听到某某处又败,某某处居民被起虏或者偻寇杀伤掳掠的例子多些,自从有了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之后,才多少听到了点胜利的消息,现在又有了个王通,带来了更加辉煌的大胜。

  茶馆酒肆中说书的都讲,说这王通也是天上星宿,是上天派来辅佐皇上的,要不然当年开那个小饭馆,皇上怎么就想要进去吃碗红烧肉呢!

  京师各处的准备,主要是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在主导,顺天府是吕万才主事,又有宫里和锦衣卫的协助,自然做的格外用心。

  相比于街面上的喜庆气氛,各个衙门之中却都是冷淡的很,大胜之后千头万绪的事情也多,兵部和户部以及内监衙门都派出了办事的官员宦官赶往归化城,其余各相关衙门也都是忙碌的准备。更重要的是,王通的这场胜利,各部尚书侍郎表露出来的没什么欣喜,更多的都是敌意,上行下效,大家都明白自己的立场。

  锦衣卫衙门之中倒是一切正常,昨日州有人闹过,今日京师内百户以上的军将都是早早的来到衙门等候。

  天刚刚蒙蒙亮,皇城的钟鼓敲响不久,万历皇帝最亲信的宦官之一,司礼监六科郎掌司赵金亮就带着旨意过未传旨j。

  “王通为锦衣卫都指挥使……”

  旨意上套话说了一大堆,但最中心的这个意思大家都是听懂了,今后大家叫王通,就要称呼为“王都堂”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在朝会时候是在武臣的第一位,平日里上朝照例也要随侍,不过张居正执政之后,觉得一个内卫武臣,没必要出现在朝堂之上,也就改了这个规矩。

  不管张四维和申时行对张居正的政策是遵从还是改革,这个习惯倒是延续了下来,锦衣卫都指挥使有事入朝,无事办差,这实际上等于是降低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地位。

  如今王通在这个位置上,万历皇帝自然要抬举,大清早在锦衣卫衙门宣旨,就是为了让锦衣卫的人知道这件事之后,王通尽快上朝。

  旨意宣读完毕,赵金亮笑嘻嘻的上前道了声恭喜,倒是看的跟来的几名宦官乍舌,赵公公年纪小,可从骨子里就有股傲气,除了对万岁爷和那些祖宗,什么时候见他这么客气过。

  军法司、巡捕司、整训司以及城内各个千户都是上来道喜,锦衣卫都指挥使腰牌要换成象牙牌子,也早就预备好了,给王通挂上,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