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章 群像 后续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的,都是被还了回去。

  看到自己写出来的奏章,再看看如今的真实状况,尽管奏折上没有一句朱批,尽管言辞最激烈的人也没有被申斥或者治罪,可这等情况,脸皮再厚的人也觉得受不了,好像是有人在当面狠抽自己的耳光。

  对于这样的胜利,连万历皇帝都表现的那般癫狂,下面的人震惊愕然可想而知,京师文官士林,判断错了局势,说错了话,一时间都是哑口无言。

  这纷纷攘攘之间,有些小事就不为人注意了,比如说武清侯府有几位清客因为偷拿武清侯财物,还有私通武清侯府的下女,被抓住之后打了个半死,直接送到顺天府问罪,这等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可怜。

  不过,各处报往宫中的呈报上,却都是说到,武清侯府这几个人送到顺天府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不过武清侯家什么身份地位,打死几个下人算什么,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闭着眼睛也就过去。

  ………………

  接下来就没有什么消息断绝的事悄了,从归化城那边一封封奏疏送来,在万历皇帝的督促下,内廷和外朝各个衙门高效率运转,一桩桩的政策被定下。

  蓟镇出两营共六千人,大同六千人,为归化城守兵,兵牟所在边镇军属尽快迁移至归化城,归化城为军镇,不设文臣,由内官挂司礼监衔头去往镇守,又由御马监拣选两掌司,一为精通军务管理军兵,二为通晓经济,管理田地贸易,抽取税赋。

  归化城领兵武将为分守参将,直属于禁军统辖,不受大同以及宣大管辖。

  因为归化城距离京师很远,所以给了归化城的镇守和军将自决的权力,而且允许在归化城收取的税赋粮饷直接支给军饷和军粮,这等于让归化城的镇守和军将成为了半独立的状态,必须要有所节制。

  这个节制并不是派文臣过去督抚,而是在城内分驻一锦衣卫千户,这个千户下面分军法分司、巡捕分司和整训分司,专门负责城内城外的治安,其他人不得干涉。

  民政之事,则是由御马监分管财赋的掌司负责,除却收取赋税管理田庄之外,他还兼领地方官的职责。

  不过这个地方官也也和其他处的不同,这各民政掌司下属的吏目差役,六成是城内各个商会的头面人物担任,这样也确保了这些商会的利益。

  在王通上呈的奏折中,归化城的民政机构,有个很古怪的名称,唤作归化城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

  说是归化城孤悬塞外,民政之事纷繁,不能一人专决,也不能多人互相推诿,没有决断,所以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让大同来的商人们,本地的汉民商人,还有不属于俺答部族的商人,还有民众的头面人物,都在其中作为委员,平衡各方利益。

  尽管归化城周围良田万顷,出产丰富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