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 事了 你不说 我不说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岁的少年,比起同龄的万历皇帝稍成熟些有限,可却这般不急不躁的沉稳,想起前几日他在那四位面前的跋扈样子,这心胸城府还真不一般。“王大人请坐,接下来就是说说咱家在天津卫看到听到的了不瞒王大人说活,就是咱家来这边,也没想到太后娘娘会有谕旨的。”

  王通笑笑,双方坐下,这也是为了方才王通只问候了三位宦官的礼节做个解释,胡志忠沉吟了下,开口说道:

  “运河那边收税,行的是军法,有人收有人查,杜绝了敲诈勒索,私相贿赂的弊端,税额也不高却能积沙成塔,这个不错,海河那边开海,吸引江南闽粤,外洋商船来贸易,大增税源,这也是大好的地方,至于海河岸边兴建商铺,维修道路,吸引各处商人汇集,造成这兴旺局面,更是点金奇术。“多谢胡公公夸奖。”王通抱拳逊谢了一句,胡志忠点头笑着说道:

  “不是夸,是的确如此,更难得的是你没有私心,前几日查账的时候也有咱家派来的人在内,说你帐目清楚,一切明白,这说明你处处为了宫里,为了万岁爷。”

  听到胡志忠说出这番话来,王通才算是松下了一口气,自从说要派出查办的队伍,王通就和京师那边多次书信往来沟通。宫内既然要派人,做决定的也就是而位太后、皇上加上冯保和张诚,真正会去说的也就是慈圣太后李氏、冯保、张诚三人而已。

  王通名声如何差,但他毕竟在天津卫为宫内源源不断的输送银子,李太后和冯保也不会像是宫外那样施加压力要求查办的结果偏向于什么方向,而只是要求详查,看看大津卫到底是一个什么局面。

  如果王通真是横征暴敛,刮地三尺那么收钱,闹的天怒人怨的话,办了他平息民愤和士林非议也是应该,如果真有生财点金之术,也不好冤枉了有功之臣,要不然谁今后还会给宫内尽心办事。

  冯保和张诚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都知道对方有这样那样的偏向,慈圣太后李氏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点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人选领衔。

  胡志忠是嘉靖四十年的举人,家中遭受大变,心灰意冷自残入宫,按说这等人不经过内书堂,不做写字,不是内廷正途的进不了司礼监,可胡志忠持身极正,沉就刻苦,做事也是一丝不苟,加上在宫外也当过差事,经验也是不缺,加上认真仔细的习惯,也算是宫内的能员。

  从嘉靖年一直到如今,掌印太监也接了几位,但都对这胡志忠看重的很,因为他没什么派系,却是做实事的人,一直到了今天这位置。

  确定人选是他之后,张诚给王通的信上询问,天津卫一地,到底有无错漏,有无贪墨,若有当及早处理规避,对此王通的回复则是天津卫坦坦荡荡,不怕清查。

  这查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