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七章 汤山告密 千户借马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没什么可以说出口的功绩。

  所以自从那日饮宴之后,汤山就越的仔细办差,每次上海船都是仔细翻检,绝不允许一点的夹带,而且对下面的人也盯的严,督促大家连轴转。

  奈何抽税的下了力气,架不住来的海船越来越少,货物少。税自然就抽不上来,税银上缴的少了,更谈不上什么功勋功劳。

  但汤山毕竟是在海上打混多年。各种各样的事情见得多,距离封港的日子虽然近了,可毕竟还没到,船越来越少,这其中肯定有勾当。

  他也是天津锦衣卫千户的人。在系统内打听些事情也是方便,去了一次运河码头那边,就猜到了几分,连忙求见王通。”

  一进正堂,看到王通坐在那里,汤山不敢上前,在门口就跪下磕头。老实说,一开始的时候,对朝着一个十皿五岁的少年磕头,汤山很不习惯,不过时间久了,这头磕的就越自然,觉得理所应当。

  “海河那边的事情做的不错,汤山你做事倒是勤谨。”

  这一句话夸奖说出口,汤山感觉人都要飞起来,不过连忙告诫自己不能太得意忘形,这差事想要不勤谨实在是很难,每隔两天就有一拨不同的人来查帐,还有人假作客商贿赔。因为贪小便宜被杀头的人可不是一个了。“多些老爷夸奖小的此次来,有耍事禀报,老爷可注意到这些日子收上来的税银少了。”

  听到汤山这么说,王通拿起手边的文卷翻了翻,开口说道:

  “税银是少了,不过这个也和你们无关,临近寒冬,船来

  王通这般说话,汤山心知对方误会,急忙又说道:

  “老爷小的不是来请罪的。这船来的少了,不是因为快过冬封冻。是这些船都在别的地方停靠。”

  “哦?”

  王通眼眉一挑,向前倾了倾身子,汤山继续说道:

  “海河这边收税两成,大家都想着多赚,总琢磨着能不能少缴税,这海岸边能卸货的地方这么多,不在海河这边也能找到地方。”

  王通沉吟了下,却开口反问说道:

  “不在天津卫这边,这上下还有什么地方能用水路进与运河直接运送到京师,而且好多货物不在天津,也没有这么多商户分销,若是距离远了,车马费上未必合算。”

  漕运的运输成本最多也就是陆运的三分之一,海岸线漫长,的确有很多能卸货的地方,可这些地方往往没有通往内地的道路,即便是有道路。用畜力的大车来运送,成本也太过高昂,利润未免太薄。

  “老爷看的明白,光有海港是不行的,还要有条通往运河的水路,小的从前跑船的时候,听船上的老人讲过,隆庆年大帅戚继光曾在天津卫城呆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海河大家都不敢进出,就找了个小港。说是距离海河出海口向南三十里还是四十里的一处,”

  “什么地方?”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