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帝业 画前 大结局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那就不可知了。

  更加关键的是,各地宗藩的离开,留下了大批上好的良田和产业这些田地被定为公田,就是说不管谁在上面耕种,田主的身份是谁,有什么待遇都必须缴纳皇粮国税,不得减免,然后又有发令,说是虎威七军的士率军属耕种,服役期间可以获得免税,退伍之后可以减税,这个手段,一方面让中央财政变得宽裕一方面让王通的统治基础变得更加牢固和广泛。

  在万历三十四年开始就不断的有言官上疏有大臣提议,说是士绅凭功名免税的法令有害国家,应予革除。

  到了泰昌三年,南北直隶两处开始试行士绅一体纳粮的法令,这并不是官员们琢磨着如何利国,而是因为在大明南北直隶这两个最发达的省份,工商阶层对地主们占有大量的劳动力越来越不满,他们最起码要从法令上让囤地耕田吃租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

  漕粮运输从泰昌元年就开始改变节约大量成本,运力更大的海运开始取代漕运,在泰昌二年因为拨付到河工上的款项大幅度的减少,国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宽裕。泰昌五年,将辽宁兵马以及建州和海西商团武装一部分整编成为虎威第八军,驻守辽宁、建州、海西和朝鲜,成立水师海东都督府,以及虎威第九军,驻扎在倭国各处。

  泰昌五年底,内阁首辅徐广国、次辅吕万才、大学士杨思尘联名上疏,请泰昌顺天理从民心,禅位于冀王。

  接下来,接下来就是一切顺理成章了。

  “和孙鑫讲,追剩沐家残余不是主要的,关键将南蛮诸国的地盘站住,川楚粤桂不是有不少商人跟着去了吗?让他多想想当年朕怎么在归化和建州打的,凭着我们自己的兵马一路打下去消耗太大,但要是让商团加入进来,那就省力了。”

  在书房中,王通说话,边上几人左那里记录,这个马上就要形成旨意发给正在云南的楚国公孙鑫,孙鑫如今是毒持对缅甸、暹罗和交趾的攻略,在云南的前明黔国公沐家不肯臣服,企图在云南拥立新帝,这就是被大华所称的“南明余孽”。

  不过在变草前,王通就将孙鑫任命为川楚黔滇总督,**兵马,沐家一有行动,立刻被早有准备的禁军打败,不得已只能是一步步的退到缅甸境内。

  沐家经营云南近二百年,根深蒂固,差不多万余兵马跟着他进入缅甸境内,对于别鑫率领的大军并不急于紧逼,而是远远跟着。

  大批商人纠集队伍跟着的大军进入了东南亚诸国,他们眼馋北方商人们获得的财富,他们也想复制这个模式。

  “咱们家今后也会有不肖儿孙的,现在我们将地盘打尽可能打的大些,到时候就算是败坏也有底子让他们败坏。”

  王通到底说没说过这番话史学界一直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