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_登堂入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惊釉瓷,拿着订单就能换他们家三尊佛像”,最后变成“宋家窑厂和颜记釉料铺子打起来了,说是颜家以次充好,卖了釉料给宋家,宋家这才烧出了惊釉瓷”。

  而宋家窑厂的销售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是更多的人在宋家窑厂排起了长龙,问窑厂什么时候开始重新接订单。

  有过路的人问:“你们就不怕买到了惊釉瓷?”

  “怕什么!”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他们家不是在一件一件的检查吗?万一查出了问题,还能白得三尊佛像。”

  窑厂的大门则被人堵住了。好几拨人像钱三似的,拖着一板车的惊釉瓷,叫嚣着宋家窑厂换货赔钱。一时间让人分不清楚哪些是来讹诈的,哪些是真要赔偿的。

  尽管宋积云早已安排了人,大家还是忙得团团转,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周正目瞪口呆:“还能这样?”

  他相信宋积云的办法能扭转乾坤,但像这样的火爆,却还是出乎他的预料。

  宋积云却没觉得胜利了。

  她对周正道:“这件事还没完。查出来已经销出去的瓷器还有一百多件没有收回来,后面应该还有人会断断续续地来退货,你们要拿出耐心做好退货、安抚。”

  周正忙道:“东家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他望着攒动的人头,另有担心:“那订单我们怎么办?按这样下去,要排到三年后去了。”

  虽然日进斗金,可也得有命花才行啊!

  他想停下来一段时间,好好地把接下来的订单完成了再接活。

  宋积云狡黠地笑道:“我们开龙窑!”

  周正惊呆了。

  龙窑,是窑的形状。

  它依山坡而建,自上而下,有时候可长达几里,远远看去,斜斜地盘在山间,像龙又像蛇,因而称龙窑。

  而烧瓷的条件苛刻,全靠手工,制不、拉坯、上釉、把桩,全凭经验。

  龙窑因为体积大,热散得快,很容易裂瓷。

  景德镇如今用的都是像馒头一样的圆窑。

  既好控制火候,又因为蓄热好,瓷器成品比其他的窑都有保证。

  但龙窑一次性能烧很多件瓷器,有些窑厂在烧低档瓷的时候,偶尔会开龙窑。

  反正瓷器只要不漏水,总是有人买。

  不过是价高价低的区别。

  “可,可我们窑厂从来不烧低档瓷!”好半天,周正才声音有些干涩地道。

  东家都能因为一个惊釉翻天覆地了,怎么也不会用低档瓷冒充中高档瓷。

  可不冒充中高档瓷,开龙窑做什么?

  他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跟不上东家的思维。

  宋积云笑道:“别人不能烧,不代表我们也不能烧啊!你去请了罗师傅过来,我们商量一下,看这个龙窑怎么开?”

  除了技术,开龙窑还得地方和窑工。

  他们家窑厂一直都烧馒头窑,窑厂建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

  从前其他窑厂都很眼红他们家有这么一块好地方,如今要开龙窑却得另找地方。

  “借!”宋积云慢慢地望了一眼在座的罗子兴等人,徐徐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家的生意这么好,不知道碍了多少人的眼。既然如今要扩张,与其买地,不如互利互助,借别家作坊的地方,大家一起赚钱。”

  至于怎么借,就看大家怎么谈了!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