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一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 一_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在意哪个行业?

  要不要改变家族的产业?

  或者布局得更广泛一些,比如去北漠道或者岭东道开拓新的市场等等。

  苏明堂来临水城原本是希望能够与摄政王见一面,却没料到途中耽误终究晚了一天。

  颇为遗憾。

  但苏明堂并未沮丧。

  因为他的孙女苏梦已快马而去——

  摄政王并没有走水路。

  当然苏明堂并不知道摄政王没走水路的原因是因为萧包子晕船。

  他以为是水路船行速度更慢,摄政王急于归京都,故而依旧走的官路,苏梦便能很快就能追上。

  孙女婿王正浩轩是摄政王的左膀右臂,儿子苏亦安还是宁国的门下省门下侍中。

  有了这两层关系,他江南苏家只要好好经商便已无忧。

  接下来摄政王将在京都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船运经营竞标大会……明日与陈丁卯同行去京都,想来也是能与摄政王见上一面的。

  昨夜他已与颍州陈氏家主陈丁卯见喝过一台酒,对于摄政王那日宴请,他自然极为清楚。

  “诸位,”

  苏明堂放下茶盏,坐直了身子,老脸无比严肃的说道:

  “摄政王在知味轩宴请之人有足足两桌计二十六人之多!”

  “不仅仅有颍州陈丁卯这样的世家家主,也有如谢同举这样的小商户。”

  “甚至还有那些你们平日里恐看不上眼的匠人……老夫指的可不是邹氏这样的大船匠,而是造纸的纸匠,烧窑的窑头,打铁的铁匠等等。”

  “摄政王在知味轩向他们都敬了酒,言说他们这些工匠是宁国之宝!是……是促进宁国发展的关键力量!”

  “摄政王离开临水城,便带走了足足三百余工匠。”

  “当然,摄政王也勉励了商人们,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希望所有的商人们在逐利的同时,一定要记住两件最重要的事!”

  当苏明堂说到这里的时候,不仅仅是同桌的其余三人都瞪大了眼睛,周围许多的茶客此刻也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竖起了耳朵,目不转睛的看着苏明堂,想要知道知味轩的那场宴席摄政王究竟说了些什么话。

  苏明堂一捋长须,望了望天边的夕阳,极为感慨的又道:

  “摄政王高瞻远瞩啊!”

  “他说……未来咱们宁国商人的舞台将会更大!”

  “而今的宁国已与吴国通商,在不久之后,宁国还会与越国通商,甚至与那些蛮荒之国也会有商业的往来。”

  “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别国的商品也将进入宁国!”

  “那么咱宁国的商人就要未雨绸缪……首先就是必须重视生产力的提高……”

  苏明堂扫了众人一眼,又道:

  “所谓生产力,就是作坊生产的能力,也就是商品产出的多少。”

  “这不仅仅在于用人的多少,更在于作坊里的那些机械更新换代的速度。”

  “简单来说,就是重视工匠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