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三章 复国之机(第一更)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燕国的大军之权仍旧在燕王喜的手中,并非在燕丹手中,燕国不出手,赵国之内,纵有小乱,不成气候。

  “灭魏?”

  “武真侯之言是否太过仓促?赵国目下未落,直言灭魏,上将军主力大军尚未休整,燕赵之地尚有后患,此刻灭魏着实不妥。”

  相邦昌平君神色微动,身躯微侧,看向周清,拱手一礼,为之摇头。

  于情于理,这个时候灭魏都不可能。

  当初灭韩之后,都花费一年的时间整顿韩国旧土,如今即将灭赵,更是需要花费时间,最早也得等到明岁才有可能定下下一个目标。

  而武真侯所言,悍然灭魏,甚为不妥。

  旁侧的李斯闻此,左右看了一眼,没有出言。

  文武之臣,均陷入浅浅的沉思,如果此策是旁人提出来的,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自然有资格评价,可武真侯位高权重,兴乐宫内,除却国尉与相邦。

  假丞相李斯都未言语,他们也不必多言,静待大王决断便可。

  “灭魏?”

  “武真侯属意王贲灭魏?”

  秦王政静立上首,梳理所得讯息,灭赵之后,便是灭燕与灭魏,王弟先前与自己说过,灭燕为上,如今又言语灭魏。

  倒是……不相冲突,应急而变。

  但调遣上将军之子王贲归于咸阳,平乱、灭魏,这就不是一件小事了,而且对于王贲所言之策,中枢之内,并无了解。

  “对于王贲,玄清不算了解,但上将军王翦应该了解颇多,上次的文书,若是没有得到上将军的认同,王贲的文书不会出现在咸阳。”

  “如今颍川郡乱象生出,平乱是为一,可……颍川郡之事的根基在于魏国与楚国,平乱之时,必可得魏国罪证,此时攻魏,师出有名!”

  周清亦是摇摇头,灭魏之事,不过正好赶上颍川郡的乱象,数月前,主力大军中,前将军王贲已然上书有机会平乱灭魏。

  不过被中枢否决了。

  但遍观灭赵之后,能够自领一军灭国者,于魏国而言,王贲有这个资格,年少如此,臻至军中前将军,距离上将军只有一步之遥,已经证明他的能力。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周清觉得王贲抓住了。

  起码,从赵国的主力大军中,除了王贲之外,无任何军将对颍川郡,以及灭魏之事发表过任何的看法。

  “对于上将军,寡人亦是信任有加。”

  秦王政踱步上首,并没有明确的表示意见,视线落在下方,王弟之言不错,可己身觉得灭赵之后,调遣王贲归来灭魏也不是不可以。

  “启以为,灭魏事关重大,不宜仓促决定!”

  “须得上将军灭赵之后,可途之!”

  昌平君熊启出列,仍是坚持先前之策。

  “李斯以为,武真侯所言虽上佳,可根基在两处,一者,颍川郡之乱可以快速平定,二者,楚国不插手后续之事。”

  “两者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