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8章 她没有选择!_人生198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云海拒绝了陈泓的请求,他们这次去汉诺威展会,带着很重要的使命,也为了节省开支,每一个前去的人,都必须精通英语,熟悉展品。

  他想尽快赚到一笔钱,要在一年之内卖出100万台蓝海家庭电脑,接下来的几个展会至关重要。

  四海集团联系全球经销商,卖出了40万台蓝海电脑,已经用完了所有的资源,再想多开单,就只能寻找新的客户。

  不过李云海答应了陈泓,四月中旬的广交会,一定请她们过来宣传。

  广告片拍完以后,李云海立刻将国内所有的广告换上了蓝海电脑。

  几天之后,蓝海电脑的广告,铺天盖地占领了国内各大小媒体。

  各大城市最显眼的位置,也换上了蓝海电脑的广告牌。

  国内这个时期的电脑价格都十分昂贵,386电脑都在3.8万左右,普通人一般都买不起,就连很多单位也只能节约采购。

  1988年,我国电脑总的销量并不算高,也就几十万台。

  当然了,这个时期还有很多的走私货进入我国,其中更多的是二手电脑。

  1988年,我国具体有多少电脑的保有量,现在也无法查证。

  这个时期国产电脑正处于发力期,长城、东海、浪潮、方正、四海,等等品牌相继崛起,占领了国内70%的电脑市场。

  在1990年以前,电脑的关税极高,而且还要批文,能进入我国的国外电脑品牌并不多。但在此之后,我国大幅降低关税,取销批文,国外电脑品牌一股脑的涌进国门,给国产品牌带来强力的冲击,国产品牌溃不成军,市场份额迅速跌到22%,IBM、AST、康柏等外资品牌占领了我国电脑市场。

  不过那是没有四海集团的年代。

  现在李云海和四海集团横空出世,重新改写了整个电脑市场的格局。

  李云海在英特尔订购的30万片386芯片,还要几个月才能发货。

  在这段时间里,四海集团无法生产高性能的电脑。

  于是他推出了万元机。

  万元机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绝大多数零件实现了国产;二方面,是牺牲了四海集团的利润。

  一台386电脑的利润极高,不说厂家和代理商,便是一个经销商,每卖出一台电脑,至少也能赚几千甚至上万的利润。

  四海集团以一己之力,把电脑价格打到了万元以内。

  国内的计算机普及,已经进入了全面时代。

  银行、机关、学校,率先实现了计算机的普及。

  万元机的性能,完全满足这些单位的学习和应用,用到WIN95出来都不算过时。

  再加上四海集团对系统软件进行了优化,使得蓝海电脑变得更加易用。

  全中文化的电脑界面,也更加友好。

  蓝海电脑的广告打出以后,果然获得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好评,很多单位争相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