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0章 对方在低谷的时候,是结盟的最佳时机(2)_侯卫东官场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判是他离开成津的重要原因,他没有办法不去关注茂东的动向。

  6月以来一系列麻烦事情的产生,证实了他当初的判断。

  6月底,侯卫东带着局办工作人员晏春平到四个县去搞研究,调研的第一站是益杨县。

  下了沙益高速路,晏春平回头对侯卫东道“侯局,听我爸说,这几幢楼盘是当初你在益杨开发区时建起来的。”

  “谁来当开发区主任,都要修房子。”侯卫东说得既客观又谦虚。

  晏春平是侯卫东来到农机水电局以后意外遇见的熟人子女,其父就是当年红坝村的支书晏道理。

  当侯卫东在水电局上班数天以后,晏春平提着一包红坝村的榨菜来到办公室,道“侯叔,我爸晏道理带给你的榨菜。”

  侯卫东愣了数秒,反应了过来,道“你是晏道理的老三?”

  晏春平站在局长面前,并不怯场,道“我是晏老三,大名叫晏春平,从水电中专毕业后分到水电局,有一年了。”

  “我当初见你的时候还在读书,一转眼就工作了,你爸好吗?”侯卫东年龄不大,却有些怀旧了。

  晏春平道“桥修好以后,村民还是找各种理由不交提留统筹,把我爸气得够戗,现在他也想通了,就在石坡鱼塘边开起了农家乐,收入比当支书强得多。”

  此时红坝桥旁边的石山早就没有了开采价值,一座石山被掏成了一个大洼地,与河水连接起来,变成了池塘。晏道理扔了些鱼苗进去,养出来的清水鱼虽然瘦点,味道着实还不错,结果成了青林镇政府干部们最喜欢来钓鱼的地方。当时镇委书记粟明还特意给晏道理打了招呼“老晏,这个池塘就别承包出去了,就这样养着清水鱼,你在旁边开个农家乐,不费力气赚钱。”

  自从侯卫东采取了石场换石桥的办法将小桥修好以后,晏道理头脑中的经济元素顿时被激活了,他将这个池塘承包了过来,在旁边修了一个棚子,只要天气好,这里总有钓鱼人。晏道理亲自杀鱼下厨,生意还真是不错。晏春平每年暑假,就混在简易农家乐里面,三年中专读下来,性情活泼了许多,胆子和见识比一般学生强了不少。

  侯卫东没有想到挖出来的大窝子居然成了晏道理发财的工具,呵呵笑道“当年没有你爸,这座桥恐怕也修不起来,没有想到他现在做起生意了。”

  说着晏道理,侯卫东又想起已经过世的赵永胜,此人当年对他是不遗余力进行打击,可是回首往事,以前的愤怒都淡得看不见了。

  开着车在益杨开发区转了一大圈,开发区的规模比以前扩大了不少,但是骨架子还是沿用以往,核心精华部门是他在开发区打下来的,以后的扩张基本上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再有统一的规划,显得很零乱,而且基础配套的设施也没有跟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