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5章 人事薪酬_重生之创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以后不会没有名气。

  曲黎不在乎麦考林,也不在乎凡客,反而更在乎同在羊城,以卖尾货起家的唯品会。

  或许是受到聚美成功的影响,羊城大量传统行业精英转行做电商,唯品会创始人07年从商学院进修后,萌生创业想法。可他们没有开挂了,没有林兵这样的互联网大佬加盟,身上的互联网基因不够强,在2008年12月成立唯品会,一开始卖奢侈品,生意十分惨淡。

  穷则思变,国内这几年出现大量“奥特莱斯”店(主要卖尾货,是品牌折扣店),重新定位后开始帮助线下的二三线品牌清理库存以及过季商品。

  唯品会创始人的成功更像普通精英的成功,他们在国内竞争对手不少,其他竞争者忙着打广告做营销,只有唯品会忙着做精细化管理,建立流程,把电商这件事摸透。可以说唯品会正在做对的事情,而且把事情做对了,哪怕以后不能成为巨头,但起码在互联网有了他们生存的空间。

  虽然重视唯品会,曲黎并没有去干预,聚美聚划算都已经有现在这个规模了,还要特意针对一个刚刚起步的竞争者?还不如在内部完善聚美的治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维系聚美、聚划算,Shopee之家合作竞争的关系,还有人员的流动。

  让Shopee的员工到国内工作,那工资待遇要不要保持一致?显然不可能。硅谷程序猿平均年薪已经10万美元了,而国内互联网大厂程序猿此时平均年薪不到10万软妹币。

  可曲黎听了咨询公司的话一定要推动,徐晓琴被他逼的头发都掉了好多。

  “我们的企业文化里有一条,叫做坚守诚信底线,将这件事摊开和他们讲清楚,允许在公司内讨论,不要发到外网。”曲黎还是很有担当的,愿意承担责任。

  路奇考虑良久,最后也同意,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公开Shopee员工的大致薪酬范围,这是聚美国际化必须要经历的一道难关。

  连续几天开会,从高层到中层,一层层消息传下去,本来以为会引起很多人在内网发牢骚,可现实的情况让他大吃一惊,只有少数几个人在质疑,大多数人都能“理智”对待。

  事实上,聚美收购古歌,公司总部的员工已经接受了一波冲击,谷歌中帼普通员工待遇比聚美员工高了一倍。当时怎么处理的?欺骗是没用的,古歌员工降薪是不可能的,白度阿狸企鹅在门外挥舞着钞票,就算调到聚美、聚云科技,他们的实际薪酬只升不降,比如说发放更多的股票期权。

  聚美和古歌员工薪酬差距太大,自然会引起大讨论,还好有岗位序列,本来只有T和M,现在增加一个P,是产品和运营。

  徐晓琴和人事部门折腾了好几个月,对除了Shopee之外全公司员工岗位序列进行重新调整,还有就是严格执行“密薪制”。虽然可以根据岗位级别判断大致的薪酬范围,但毕竟不知道身边同事具体的工资水平了。

  至于Shopee没有执行聚美的人事管理和薪酬体系,这本身不是一件难猜的事情,国内不可能有企业能做到国内国外保持同一薪酬标准,包括后来国内的骄傲菊花厂。

  所以聚美解决员工流动,薪酬标准的问题,还可以参考借鉴某想和菊花厂的经验,并不是无解。

  最大的管理问题集中在面向全球销售的Shopee,现在重新调整为美洲、欧洲和亚太三个分站,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暂时不在经营范围内……

  划分了范围,并不代表实现了全覆盖,比如美洲站基本只在米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配送;欧盟地区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配送能力还有待加强;亚太地区干脆连东瀛市场都只是刚刚开辟,更不用说泡菜国和澳洲市场了。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