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报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录本。

  商队只负责测量和记录,具体计算,等数据收集回眉山后,会成为土地庙小学的数学作业。

  遗憾的是玻璃镜片还没有研制出来,因此这仪器注定观测不了太远。

  所以测量标杆做得老长,整整五米,就是为了能从远处看清顶部和底部。

  还是那句老话,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谈好不好的问题。

  重点在于先把探测队员们的工科狗属性培养起来——一切凭数据说话。

  送走两支队伍,苏油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虽然学宫三月才开学,但是苏油明显不在此列。

  宋代如今已经有了报纸,叫法还很多,有“邸报”、“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多种叫法,其中“邸报”最是通用。

  因为邸报上面刊载的都是当时朝廷的大政方针官员人事变动,因此它的发行一直受到中央的严格控制,都是手抄的。

  然而州郡官员们,对这东西异常渴望,因此就给了邸吏挣钱的机会。

  于是大宋官场和商场上,更多的流行着一种“小报”,消息比邸报还要快。

  有官员因此上奏求禁:“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竞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其说或然或不然。使其然焉,则事涉不密;其不密焉,则何以取信?此于害治,虽若甚微,其实不可不察。臣愚欲望陛下深如有司,严立罪赏,痛行禁止。”

  然并卵,现在的龙山长和唐教谕,就拿着小报读得津津有味。

  最近朝廷发生了几件事。

  正月京城出了大疫,官家令太医进方,从内中出了犀牛角二本,用于调药。

  太医析而观之,其一为通天犀。内侍请留供官家服御,官家说:“吾岂贵异物而残百姓哉!”立命碎之。

  龙昌期就叹气:“官家仁德那是没得说的,可总是着眼在这些小事情上,河北黄河决堤久议而不绝,生民离散,不才该是重中之重吗?明润,你怎么看?”

  苏油说道:“朝中议论纷纷,主要还是到底该治理下游,还是该治理上游,其实依我看,事情非常简单。”

  唐淹说道:“哦?”

  苏油两手一摊:“要依我说,那就上下游一起治啊,这又什么好争吵的!”

  龙昌期气得吹胡子瞪眼,拍案斥道:“妄言!”

  唐淹赶紧安抚龙昌期,转头对苏油说道:“明润想当然了,谁不知道都治才好?可朝廷财用不敷,每一笔岁入都有去处,朝堂诸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龙昌期叹气道:“我就不该问这小子,这答案简直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接着看报!”

  第二条消息,都知王守忠为武信留后,如今病重,求为节度使,官家说好话也没用,被宰相梁适拒绝,直到死后,才追赠太尉、昭德节度使。

  这条消息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