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33章 ,实干派官员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的布政使、按察使之类的就非常多,也就是僧多粥少,人人都想要调回京城当京官,也都想要高升一步。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刘晋这个吏部尚书的推荐了。

  每当朝中有六部尚书、侍郎级别的官员退休或者是辞官,空出位置来,一般都是先由吏部尚书拟定几个推荐的名单出来,再由内阁几个大臣商议一番,剔除掉不合适的人选,最后一般会让天子从最终的几个人当中选择一个。

  当然有时候,天子有中意的人选时,也会直接越过吏部和内阁这边来任命,但一般这样任命的官员会得不到朝中其他官员的认可,会遭人鄙视,往往办事都会很不顺。

  有些东西是大家默认的规则,比如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几乎已经是大明官场默认的游戏规则了,破坏规则自然是会遭到大家的不满。

  所以他们想要再高升一步,可以说是难如登天了,做到布政使这个级别已经是天花板了,但如果刘晋这个吏部尚书愿意推荐他们的话,他们也未尝没有希望能够再高升一步。

  布政使就是布政使,但和六部尚书相比,总归是差了很多的,纵然是将来荣归故里的话,以尚书的位置退下来,和以布政使的位置退下来,差别是相差很大的。

  刘晋好不容易来南方一次,湖广和江西离南京也近,坐船的话,沿江南下,很快就可以抵达,自然是少不了过来向刘晋汇报下自己的工作,同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争取下朝廷对各自地方的支持。

  “刘公,自前年京城一别,一年多未见,你风采依旧啊。”

  魏英看着刘晋,笑着拉开了话题。

  “哈哈,魏公说笑了。”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然后想了想问道:“湖广这边情况都还不错吧?”

  “托天子的洪福,又要感谢朝中诸公对湖广的支持,湖广这几年发展的还可以。”

  “这几年一直都风调雨顺,粮食产粮也年年提高,这也多亏了刘公当年坚持建议朝廷设立粮农司,在全国各地推广良种和好的耕种办法,所以湖广这边才能够年年丰收。”

  “去年湖广地区的粮食产量比前年提高了两成,高产水稻和机械化的推广,以及稻田养鸭的办法推广下,不仅仅粮食获得丰收,而且湖广的鸭子产量也是已经位居全国第一,每年可以向京津、淞沪、南京输送上千万只鸭子。”

  魏英向刘晋汇报湖广情况的同时也不忘拍下刘晋的马屁。

  “那就好,那就好~”

  “这都是湖广人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和劳作的成果,勤劳、智慧的成果。”

  “我想陛下如果听闻了这个消息,肯定会更加高兴的。”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湖广布政使魏英在这方面确实是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大力推广高产水稻,推广蒸汽耕地机、收割机和碾米机,提高机械化耕种,同时从江南这边学习到了稻田养鸭的办法,就是在稻田之中种稻子的同时又养鸭子,不仅仅可以清除稻田之中的病虫害和杂草,还可以给稻田增肥。

  提高了产量的同时,养的鸭子也是大规模的向外省出售,增加了收入。

  为了这件事情,湖广这边甚至于还专门资助了大明皇家理工学院这边研究如何大规模的对鸭子进行育种和繁殖,并且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能够大规模的繁育鸭子,这使得稻田养鸭的计划能够在湖广大规模的执行和推广。

  这事情刘晋是知道的,对这个魏英的印象也是很不错。

  自古以来,其实只要给出了方向,自然就不会缺乏各个方面的人才,很多封疆大吏为了提高政绩做出的很多事情都让刘晋瞠目结舌,不得不表示佩服。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