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真正的威胁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就像之前的杨涟一样,虽说被迫请辞了,可却被东林党宣扬成了受不得阉党乱政而毅然请辞。

  这个名声有了,还可以在地方上开办讲学,收割名望,蛊惑那些失意士子,叫他们成为自己的门生。

  这也是魏忠贤为什么在杨涟回去之后,又在朱由校面前煽风点火,找个理由把他抓回来下了下狱的原因。

  没法子啊!

  魏忠贤太明白了,对付这帮脸皮厚度和自己也差不了多少的“大贤”们,你就得做那个恶人!

  几个月前,邹元标因与魏忠贤不合,不堪受辱,这才毅然辞官挂印,归回乡里。

  这是东林党的说辞,其实他就是回去发展门生去了。

  东林党也知道,如今朝堂上阉党只手遮天,皇帝不知道是真的蠢还是装傻,反正肯定是不会管。

  邹元标留在朝堂上没事上一封弹劾奏疏的作用,远不如回到江南,开办学社,与他们遥相呼应。

  实际上,这个邹元标自打辞了官以后就一直没闲着,江南、京师到处跑,一个是为东林舆论造势,另外一个,也可以顺路去游山玩水做做诗。

  何乐而不为啊?

  他进了屋,也没去喝小店里那些平民才喝的清茶,喘口气道:

  “皇上让王体乾掌了京报!”

  “《京报》…”赵南星疑惑道:

  “京报自洪武年就有,不是只发一些朝廷文书吗,王体乾掌了京报…莫非是要改制?”

  “还不仅是改制。”

  邹元标这次大老远从江南跑回京师,肯定是有大事要说,他神色凝重,道:

  “江南各报房,向都是从当地布政司手中购得转刊权,这个权利,现在归都监府了!”

  “还有京报的报头,现在只由都监府核发。”

  这话一落,众人稍加思索,便都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

  赵南星想到什么,拈须道:

  “如此说来,近日各地商人入京,都是到都监府来谈转刊和购买报头的?”

  “现在商人就开始入京了?”邹元标闻言也是吃惊:

  “这帮商人,真是无利不起早,来的比我都快!”

  言罢,他拱手道:“各位诸公!”

  “天下即将到了水深火热的时候,要是连各地的风向舆论,都被阉党所控制,大明朝就要完了!”

  “我辈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与阉党抗争到底,不死不休!”

  众人振奋,连连拱手。

  很快,他们就都议论开来,如此一来,京报改制,势在必行,现在阻拦是来不及了。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各地小民有了朝廷官定的消息来源,还听他们这些秀才讲书、评事?

  要是秀才讲的和朝廷京报上不一样呢,造谣蛊惑的罪名,魏忠贤还不是信手拈来?

  真到了那时,怕连百姓都不会为他们这些士子说话,可就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不仅要被阉党迫害至死,可能连身后声名,都要臭的不可一闻!

  越说,屋内越是显得沉默。

  从前他们之所以敢犯言直谏,就是因为在这事上根本不怕死,就算皇帝把你砍了抄家,诛灭全族。

  但是本身来争名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这也是朱由校为什么之前一直忍着不杀的原因,你就算把他们砍了,人家也是犯颜的铮臣。

  相当于朱由校亲手,把他们定成了天启年间的清流众正!这么好的事儿怎么可能便宜了他们?

  一直以来,朱由校就奉行一个方针,你们谏你们的,听一回算朕输!

  那现在东林党为什么都怕了?

  朱由校的这个京报改制要是成功,一个人怎么死的,发一刊报纸,没几天全国都知道了。

  那个时候可就是身败名裂,什么都得不到了。

  相对于死亡和诛杀全族而言,东林党最怕的,还是清流声名被抹黑,就和现在的阉党一样。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