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 起点_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贯中有这个担心,是有根据的。

  因为大明洪武初年,就发生过一件针对罗贯中这种张士诚旧人的大案。

  名气比罗贯中高多了的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就这么一个杰出文人,因为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而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可怜高启才华横溢,还正当壮年,要开创属于自己诗篇时代之前,就这样陨落了。

  世人都以为,朱元璋打击这些为张士诚效忠过的文人,却是没想过,是不是高启自己有取死之道。

  大明开国之初,有人举荐高启参修《元史》,朱元璋就授他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这個待遇,不可谓不高了。

  结果怎么样呢?

  高启是力辞不受!

  那朱元璋就有想法了,你这么好的才华,和那么多有名的文人齐名,交往甚广,换句话说,就是拉帮结伙的。我给你高官做,重视你,结果你就是不要,又写诗称颂仇敌张士诚,你这是居心何在?

  于是,朱元璋可不会管你诗词写得如何,直接来了个杀鸡骇猴!

  这些内情,张一凡不知道,但他就知道一点,只要不妨碍朱元璋的稳固朱家王朝的大计,那就啥事不会有。

  因此,他听罗贯中提醒之后,便毫不在意地笑着说道:“那又如何?如今,你我皆是大明朝的人,都是汉人,你又不造反,谁管你以前为哪个诸侯效命过?”

  说到这里,他用诚恳地语气对罗贯中说道:“你擅长于写书,将来必定在文学界青史留名,就安心创作便是,政治上的事情,就不要去操心了。为我们子孙后代,多留一点文学巨著才好!”

  张一凡这真心诚意的劝告,还有夸张的夸奖,至少在罗贯中听来,绝对是夸张的夸奖,什么文学界青史留名,还文学巨著,说得罗贯中又是感动又是惭愧。

  于是,他连忙回答道:“驸马说得在理,只是草民何德何能,受驸马如此恩惠,无以为报!”

  张一凡听了,当即哈哈一笑道:“我们夫妇两人……”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朱镜静,然后才转回头继续说道:“……皆喜欢看故事,罗老能写出精彩的故事,便是最好的回报了。如果罗老真得还介意的话,那不知罗老可否将您这些故事的手稿赠送于我收藏?”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不瞒罗老,我在京师城外柳家村,也就是我老家那准备修一个别院,就有藏书阁的设计,名家大作,都想收集在那里的。”

  罗贯中听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