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3章 收信_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3章收信

  吴昊跟几人唠会嗑,详细了解一下二人的“光辉”事迹,对于张亮这种人他还是比较清楚的。

  经常打架,受过不少伤,就算进山出过几次事,张亮依然敢拿枪继续打猎。

  最多就是抑郁一些阴沉一些。

  总体来说,张亮的心和胆都挺大。

  邓大六其实不比张亮差,被开过一次,做点病有些条件反射也正常。

  东北绝大部分人都挺能扯犊子的,吴昊跟几个人唠了半小时才开车去邮局取信。

  不是熟人邮寄来的信而是稿费,这段时间写四五首诗歌,毒鸡汤写的多一些,小说才写了几万字。

  第一次收到的稿费只有三块五毛钱,第二次的稿费五块二,第三次收到八块钱了。

  写了两三个月才收入不到半个月工资。

  不是说现在诗人地位高吗?为啥赚钱这么少?

  地位和钱未必挂钩,一首诗火了没用,报社按高价收录,也就是一个字两毛钱。

  一首诗才多少字?

  需要凑成诗集出版才能多赚钱,小说也需要出版才行。

  八十年代大部分诗人都穷困潦倒,他们只是出名,赚那点钱都不够吃饭的。

  吴昊拿着信上车,先打开最厚实的一封看。

  里面是一张报纸、几张信纸和一张汇款单。

  几张信纸写的密密麻麻、洋洋洒洒,开头非常客气的称呼他‘北河老师’,这正是他的笔名,北面界河的意思。

  他不禁笑了,当老师了!暗叹:“果然,人都希望被捧着。”

  看向下面落款则是《星星》报组文艺编辑部繁星。

  汇款单打开,上面写着‘邮政汇款通知单’,收款人自然是他的名字,汇款人是繁星,汇款单位则是《星星》报组。

  吴昊数一下收到的钱,竟然是十八元六角!

  这是他上个月邮寄过去那两首诗歌的钱,估计报社收到就录用了,以邮政的尿性,信来的晚一些也正常。

  只是他没想到人家给价这么高,两首诗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字,完全是按照高价给钱的。

  把这封信放在一边,打开另外几封信看一遍,不是报社来信,是读者写的。

  总有些“神通广大”的读者能在报社找到他信件上的地址回信,有的探讨文学。

  有的给他邮寄五块钱和三张粮票,这样的读者不少,他们知道有些诗人活不起了。

  “幸好没有寄刀片的。”吴昊看着信笑了,现在也不流行寄刀片。

  找出钢笔在车上回信,聊文学的就回文学,有些不懂的文学会跟人家虚心请教。

  过几天会再买些书补补知识,光会写诗可不行,粮票他也收下了。

  给人家回信表示家庭条件不错,不用再邮寄粮票,他会一直写诗歌,小说不会断更。

  吴昊估计他是这个年代比较富裕的诗人了,回信感谢一番读者的心意。

  去报社把信邮寄出去开车回家,进入乡北面山路,前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