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1章 制略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卿以为此略如何?”

  张勋嘴角动了一下,有些难以抉择。这可不仅仅是赞不赞同一场军事行动,而是代表着站队啊。

  陈纪代表的颍川士族,明显想要将江淮士族给挤到一旁,要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剑拔弩张了。杨弘作为江淮士族的代表人物,又是大王心腹,手中握着很大的优势。但颍川士族也不是好摆平的,比如淮南刘氏,现在看起来已经投到了颍川士族的怀抱。

  自己的选择,将格外重要。

  “启禀大王,臣以为可趁汉、周、赵三国无暇南望之际,调兵攻打扬州。”

  张勋心中琢磨了片刻,选择了杨弘,因为在颍川士族的强压下,即使有大王宠爱,杨国相也颇是吃力。若是杨弘倒了,自己就能独善其身?

  “既然如此……”

  袁术正幻想着大楚雄据江南,凭地万里,以争天下的美梦。心中,也是不由自主的打算偏向杨弘。

  然而,沉默了许久的陈纪突然开口了:“启禀大王,老臣以为不妥!”

  袁术立马生了一丝不满,问道:“陈公以为,有何不妥?”

  “老臣斗胆,敢问大将军,出兵江南。讨伐扬州需兵将几何?防范荆州刘表,又需兵将几何?”

  陈纪一句质问,让张勋也很不高兴。出兵多少,怎么打仗,是自己这个大将军操心的事,哪轮到汝一司徒废话。自己刚刚确定立场,扭头就想插手军中?

  “司徒公,兵家之事,因时因地,本将心中自有筹谋,不劳司徒费心!”

  “哼,扬州刘繇帐下,大将数十员,盛兵四五万,更有江东水师两万余人。七万敌军,吾国朝少说也要布置十万人马,方有一丝机会。而荆州刘表,八万锐卒,三万水师,战船数千艘。而国朝水军,周船虽众,然多为小舰,战力不济。步卒虽广,却要布防千里之境。何以抽大军南下,以望东南?”

  陈纪说完,当即便有人附和,皆不认同杨弘之策。

  可杨弘既然提到这一点,又岂会不准备后手?

  “司徒公所言差异,扬州刘繇,庸碌之徒。手握雄兵,坐地千里,而不图进取,连一区区越帅都束手无策,其能可见一斑!”

  说完,杨弘又面向袁术,言道:“大王,臣举荐一良将,予其兵马一两万,足以平定江东!”

  陈纪眉头一紧!

  这杨弘今日准备的倒是充分,不过楚国有这般良将?

  “噢~国相欲荐何人?”

  “乌程侯孙坚之子,孙策孙伯符!”

  杨弘嘴角微微跳起,道出一人名字,四下立即无音。

  唯独袁术,在愣了约摸二三息后,感慨言道:“非国相所荐,孤几忘伯符也!伯符可在城内?”

  “大王,孙校尉尚在邓县,领卒两千余,震慑荆北诸寇!”

  杨弘特意点了一下孙策的职位以及功劳,随后又继续说道:“大王,前些时日,孙校尉请兵讨伐刘表,为其父报仇雪恨。但臣考虑国朝布略,权且压下了。”

  “嗨,孙文台~可惜了!若今日文台尚在,孤何致于困守中原哉。不过,伯符不负其父威风,雄壮犹甚,孤焉能负其孝心。”

  袁术感慨了一句,说起来当初自己做的也是有些差池。好孙坚归附后,自己不吝厚恩,收拢其心。

  然而,万万没想到,如此一员天下猛将,居然折在黄祖小儿手中。

  “来人,传诏伯符,速来洛阳见孤。另外,加伯符为荡寇将军,国相府准备印绶等物。”

  “大王,孙伯符年纪轻轻,怕是难以委其重任!”

  陈纪适机插口一句。

  孙策……

  杨弘还真是好打算啊!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