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6章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谢公瑾了!”

  鲁肃拱手致礼。

  随即,周瑜便唤来一名仆役,安排了几句后,使其执佩玉去请傅允过府一叙。

  而后,这才再度看向鲁肃,问道:“子敬兄,现在可否与瑜道来。汝科举三甲齐聚周府,只怕所论之事,非同小可吧!”

  “唉,公瑾不知,兹事体大。肃虽有头绪,可不敢轻言一二。到汝府邸,也是想请公瑾助某参略三分。”

  鲁肃短叹一声,拧眉不解,看向周瑜时,更是带着一丝担忧。

  闻此言,周瑜也收起面色间的笑意,板正姿容,冲着鲁肃言道:“子敬兄,且续言,瑜自恭听。”

  “公瑾,科举之事,涉及国朝甚广,其间勾连,使肃忧心忡忡。”

  “怎么,有人想要针对子敬兄?”

  周瑜眼角一眯,偏着脑袋却看向了杨修。

  杨修摇了摇头,与周瑜说道:“公瑾兄,只怕非是仅仅针对于子敬兄。甚至,修与平之兄,皆有可能涉及其中,不能脱身。”

  说完,周瑜的脸色就有些凝重了。

  杨修是弘农杨氏的嫡子,今日与子敬共同来此,杨文先岂能没有些许交代。这般混迹官场十几载的人物,连自己的嫡长子都未倾口吐露,那......

  “德祖,杨公可有什么交代?”

  “家父与修言,科举三甲,乃是王上钦定。而王上与家父,在布一盘大棋,详细如何,犹未可知。”

  周瑜点了下头,杨修既然出现在此,再结合方才二人所说之话,杨氏必是站在大王这一边。而只要有杨氏在,那大王无论执白子还是黑子,都可以先发制人。

  弘农杨氏,说是关中士族的领头羊也不为过。其在士林中的威望,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世家。若非杨氏无欲争利,怎么着也不会比汝南杨氏差上太多。

  “既是如此,德祖与子敬,可有何猜测?言来听听~”

  “公瑾以为,大王设郡县诸学,广募学子,行射策之法,拔良才于国学,而后立科举之制,充斥署司,所图者甚?”

  鲁肃一句反问。

  周瑜蓦然一愣,先前自己一心专于军务,对于国政仅仅只限于大概了解,从未将王上的一举一动联系起来揣摩。现在听闻鲁肃一说,这其中关联,未免也太过深厚。

  看来,大王已经布局数年之久,眼下就是先发制人之时了。

  科举,俨然成为了大王手中的利器,指向何人,已经不用多言。那么作为刀刃的科举三甲,势必就立在了浪尖之上。

  “关中世家乃国朝根基,此多事之秋,轻易擅动,未必就是好事啊!”

  思忖了良久的周瑜,还是抱着谨慎的心态,道了一句。

  下首的鲁肃亦是点头应之,附声言道:“不错,肃昨夜本以为大王仅是想借科举之制,培养良才,以代替前朝遗留的诸郡县官吏。打压地上一众豪强、士家。可德祖今日一至,恐怕大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