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八拜之交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蛮兵亦是求战心切。

  此战,汉军仰仗兵甲之利,战阵之威,大败蛮兵,斩首万余级。蛮兵收兵回营,徐荣未曾攻打营寨。

  随后,两军接连阵战十余次,蛮兵皆败。

  连续战败之下,蛮兵只好撤去成都之围,后撤三十里。然,其后撤途中,指挥不当,为徐荣所趁,掩兵追杀,溃敌万余人。

  后撤三十里,蛮兵安营扎寨,兵力却在短短半月时间里,由十八万之众,减至十三万。

  当夜,徐荣趁蛮兵刚刚驻营,立足不稳之际,驱兵夜袭,蛮兵大败。此战,汉军斩首三万余级,降者不计其数。其余数万蛮兵一连溃败三十里,后又退入广都县城,以城池为依托,继续对抗徐荣所领汉军。

  时至今日,高诚等人,再次收到捷报。

  蛮兵不善攻城,亦不善守城,而汉军本就是城池攻防战的大家。因此,围城半月后,徐荣将兵攻破广都县城,再次大败蛮兵,阵战蛮兵首领,余者溃逃至键为郡治武阳城内。

  因大雪封山,徐荣并未追击,打算雪化之后,再行出击。

  接连的胜利,使得徐荣军中大小将校,皆是官爵收获无数。唯独,作为大军的统帅,徐荣却是没有的都一点赏赐。

  十一月,益州捷报被八百里快马传递到帝都洛阳。

  汉帝刘宏高坐南宫崇德殿,头戴十二旈帝冕,身着玄色龙袍,腰束玉带,红罗蔽膝,绣升降龙,革带玉饰,佩大绶六彩,穿朱袜、赤履,尽显天子威仪。

  殿下文武拜官,皆身着玄色朝服,戴通天冠,手执玉板,恭敬非常。

  刘宏今年不过二十有三,面貌清秀,身体略微消瘦,望着殿下诸官,金口须张:“诸卿,益州再传捷报,剿灭蛮兵十万数,如何论功,可有成议?”

  “启禀陛下,臣已拟好平蛮大军诸多校尉、军吏功赏,请陛下定夺!”新任太尉刘宽,上前躬身禀报。

  刘宏轻视一观刘宽,说道:“刘卿详尽道来!”

  “诺!”

  “启禀陛下,平蛮大军中,诸将士功爵论处,皆由前线萧中丞自处。其中将校,皆按功升爵、赐锦帛,不拜将军。破虏将军徐荣,领兵作战,多败蛮兵,可升为偏将军。御史中丞萧瑗,指挥有方,调节有度,暂可记功,待回至洛阳时,由陛下亲夺!”

  “嗯?那振威中郎将高诚呢?”刘宏疑惑了一下,这高诚可是颇入自己法眼,朝臣百官谁不知晓!

  而且,从那赵承回来禀报,此人可是心忧国事,文韬武略非凡,更兼年轻有为,忠心耿耿,可为大用啊。还有那江夏太守宋辅,也是忠国之士。

  下方刘宽苦笑一声,百官皆知,那高诚高子明年纪轻轻,却功勋卓著,为陛下所喜。但这一回,的确没那高子明什么功劳啊!

  “回禀陛下,成都之战,振威中郎将正坐镇葭萌关外,与十五万蛮兵严阵以待,并未参与成都之战!”

  “嗯?怎么会这样,那徐荣都能破了成都二十万蛮兵,朕亲封的中郎将,破不了十五万蛮兵?”刘宏听闻高诚与十五万蛮兵对峙,颇为恼火,太丢自己面子了啊。

  “回禀陛下,徐荣能破二十万蛮兵,皆因麾下有精兵五万。而振威中郎将麾下,仅有千余部曲。葭萌关内的两万兵马,皆非振威中郎将所能调动!”

  “再则,葭萌关内仅有两万兵马,又要守关,能与蛮兵交战不足万余,故此振威中郎将便坐镇关内,静待成都大军回援。骤时,天兵齐聚,十五万蛮兵,亦不过翻手覆之。”

  “原来如此,既然如此,那就擢升振威中郎将为益州都督,总督益州各路兵马,朕期待着爱将大破蛮兵!”

  “啊,陛下,那...那徐荣..”

  “徐荣啊,就让他听命于振威中郎将吧,希望早日协助高诚大败蛮兵!”刘宏略微思虑一番,开口说道。

  “臣谨遵陛下口谕!”刘宽行了一礼,退回列中。

  刘宏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皆如蜡像,顿失兴趣,摆手示意一下身边的宦官。

  张让心有灵犀,上前高唱:“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待到百官山呼,刘宏当即起身,出了崇德殿,往北宫而去。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