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4章 回归冀城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恋?这是在汉代再常见的一件事情了。

  而像董卓、高诚这种官场上挣扎的家族以及那些世家,其族内女子几乎自一生下来,就已经在觅食夫君了。

  这是属于政治联姻。

  董家在陇西自然是一等一的世家,放到整个凉州,那也是数的着的。而且董卓几乎平步青云的抵达了现在的位置,日后必有大成就。

  可董卓却是愁的紧啊!

  自己可爱的小孙女不仅生的国色天香,便是琴棋书画,也样样俱全。

  但,偏偏是天生心明!

  也就是哑巴。

  如此一来,董卓想要攀那些关中、关东等世家子弟,人家嫌弃这嫌弃那的。可要是找凉州的世家豪强吧,又如同鸡肋。

  自己两个女婿都是凉州人士,在凉州,自己的基础已经足够了。那些世家豪强,基本帮不上什么忙了。

  好吧,其实,董卓也不想让孙女嫁给凉州人了。凉州男儿分凉州,一种读书的,不高不低,还不如随便找个中原世家子强呢。

  另一种就是武人了,凉州武人什么样子,董卓再清楚不过了,也更加不忍心孙女受苦。

  不过,路到山前必有路,现在不就是路出现了吗?

  自己正想与高子明交好,其便送了上来。至于高子明妻弟,董卓自然会去了解一番。

  姜氏嫡子、亲姊为高诚正室、其父于去岁为羌贼所害。姜叙本人,年岁十二,倒也是习文习武,模样也是周正的紧。

  好啊!

  高子明家族几乎无人帮衬,日后肯定会大力培养这个妻弟,也肯定会重用。

  唉,自家孙女要是再大上五六岁就好了。

  唔,也不好不好,高子明已经有正室了,不好!

  稍一抉择,董卓便爽快的答应了此事。于此同时,自己兄弟所言之事,也一并应了高诚的意思。

  既然要交好于人,那就不能小家子气!

  接到董卓回书后,高诚便兴致冲冲的找到了丈母娘。

  姜氏闻言也是欣喜,开始筹备订礼。婚事现在是不可能,但订婚没问题啊。

  董氏女虽然听闻天生心明,可姜家的需求,自然不是这一点,而是董卓的势力。

  自己儿子以后肯定是要跟着女婿的,那么岂能没人帮衬。日后有董氏及杨氏帮衬,自己也不用担心来担心去了。

  很快,高诚着人送书于临洮严颜,让其现在临洮准备居所。

  姜氏再准备了几日功夫后,挑了个良辰吉日,由阎忠、段煨二人,亲自带队前往临洮。

  姜叙订婚,原本应由高诚前往,可自己地位尊贵,亲自率队去的话,让董家怎么办?总不能让董卓,还跑回老家一趟吧!

  因此,高诚只好请段煨、阎忠两位凉州名士代劳,奔波一程。

  如此一来,既给足了董家尊重,也不会使其太过尴尬。

  之后,便是等待。

  对于这门婚事,高诚还是很满意的。董白虽然天生心明,可出身、教育、学识、样貌,皆是上资。

  啧啧,叙儿这小子还真是幸运啊。像小爷咱,活了两辈子了,十二岁的时候都有女朋友!

  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流程都走过了,订下来了。现在,就等着董家女及笄,姜府来迎呢。

  与此一同到来的还有氐道的消息,氐道在董旻的强烈要求下,尽皆选择归附。

  严颜也来书,言及氐人之事。似这等民务,确实需要上面安排人来办。

  氐人~

  高诚已经有所打算,尽皆迁往上邽。上邽县正在重建,骤时冀城周边的数万汉人百姓,也将迁至于此。

  一切损失,都是用上邽的土地来补偿。

  冀城周边已经有数万百姓聚居了,耕田也几乎达到极限。而东面的上邽,经受战乱后,无主耕田太多了,不能一直闲置着。

  至于那些氐人,要是老老实实还好,敢有所异动,高诚不介意再多杀些人。

  这世道,唯有以杀止杀!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