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08章 一国之法岂能因民而异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着自己的想法,丝毫没有惧怯。

  这下,让姜纾有了点小火气,斥声道:“汝一小儿,初触国事,也敢妄议重臣!”

  “非是妄议,阎相所定,本就不当。一国之法,焉能因民而异之!”

  高龑挺直了胸膛,同样加大了嗓门,与自己的母亲辩论起来。

  经高龑这么一吼,姜纾倒是怔了下,随后凝神问道:“龑儿,后面这句话,是汝自己所思?”

  “不是,是孝直兄与儿臣所言。”

  “孝直?法正法孝直吗?”

  “对!”

  “对什么对!记住,这句话并非法孝直所言,而是汝思及此事所悟!”

  姜纾突然改口,让高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疑惑的看了眼母后。随即,便想到了其中的缘由,刚想开口,就被姜纾下一句话给打断了。

  “好了,母后也不与汝再探讨此事。告诉母后,汝打算如何处置阎相的这封奏疏。毕竟,陛下远行,是以太子监国。”

  “母后莫要生气,儿臣并非与母后置气,只是……”

  “莫要多言了!有些事母后可以帮汝去做,但有些事母后做不得。悉数政务,最终如何取决,还是要交由汝来定。母后啊~也只能帮汝提提别的意见,须知后宫不宜干政。”

  “这……”

  “汝要记住这句话,这是汝父皇与母后定下的规矩,日后也要照看着尚香,莫要犯了训示。”

  “儿臣谨记!”

  高龑也不知道为什么说着说着,就突然蹦到了训示的话题上。但这些话,自己也不得不牢记在心。

  拜礼受训后,再次抬起头看向母后,高龑又问道:“母后,儿臣打算将此奏疏退回中枢府,由阎相重新审批。不知,妥不妥当?”

  姜纾沉着气,思忖了几息,而后言道:“吾儿,汝乃监国太子。陛下远行,大周之事皆由汝定。莫说退回一封奏疏,纵是下了阎相中枢之位,亦无不可!”

  “啊!母后,儿臣万万无此心思。那,还是让人趁夜送至阎府吧!”

  高龑被姜纾这两句话,吓了一大跳。现在这局势,给自己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去阎相中枢之位啊。否则,前线还打不打仗了,国朝还运转不运转了。

  “哼~没点魄力!看看汝父皇,当年说下钟元常相位,便下了。到了汝这,母后刚吓唬一下,就改变了自己的主意?闲暇之时,多跟汝父皇学学!”

  姜纾好气,这是真没想到吓唬了一下儿子,居然就让其改变主意了。

  气!

  “……”

  高龑咂了咂嘴,愣是没憋出一句话来,颔首缄默。

  “罢了,命人驳回中枢府吧,也让中枢府乃至国朝上下知道,即便陛下远在前线,国朝尚还有汝这位太子殿下。”

  “诺!儿臣这就命人将此奏疏驳回中枢府。”

  “且慢~”

  看着儿子兴冲冲的模样,姜纾不由皱了眉头,问道:“龑儿,汝就打算直接驳回?”

  “嗯?这,还需要做什么吗?”

  高龑也迷惑了,母后这一言一语说的自己到底是驳回还是不驳回啊?怎么感觉,咋做都是错的呢?

  “愚笨!待到明日再行驳回,另在奏疏上批语:一国之法,岂能因民而异之!”

  “额……儿臣谨遵母后命。”

  说完,高龑便从姜纾手中接过奏疏,席地坐在姜纾对面,在奏疏上写下这句话。

  姜纾看着儿子动笔,慢慢的露出一丝微笑。才十三岁的孩子啊,能做到这般已经是不错了。起码,不明白的知道去询问下面的人,也清楚该去找谁支招,这就对了。

  陛下这几年来,是越来越懒得自己去考虑处理国政的法子。更多的只是考虑起朝廷权衡的利弊,而后从诸臣所献之策,挑选最合心的。

  而这,便是帝王之术啊!

  从先前一番对话,龑儿应该只是找了法正和盖顺两人。法正不用多说,陛下的心思应该是将这颗好苗子留给龑儿。盖顺就更不用多说了,能坐上调查司二把手,就已经得到了陛下的肯定,都是对高氏忠心耿耿之人!

  可惜,维儿年纪还小,叙弟和阜儿,都带兵护卫陛下去了。眼下监国之关键时期,姜家人居然找不到一个人帮助龑儿。

  看来,有时间得派人回冀城,看看姜氏旁支有没有适龄的女子。这法正,还需要再拉拢一下。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