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三章 春申之秋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道听途说,如今倒是切身地见到了这些大族的蛮横模样:地方的钱税粮赋,全部入于私家;典狱裁判,权归族长;地方官吏僚属,尽是乡贤郡望。换句话说,这些地方便是国中之国。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是处决了他们的族长,也无法清理干净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

  这样的豪强,都护府只能快刀斩乱麻:数个郎队,击破当地的负隅顽抗的团练,最后站在尸骸旁边授田。

  势力稍小一些的豪强,倒是灵敏机变得很。

  章白羽接触他们时,颇有一种当初林中子弟来投的感觉。

  这些大姓子弟,几乎是以惊人的速度理解了都护府意图,随后又立刻找准了安身之道。

  都护府要授田?这些子弟便将乡里大批土地鳞册献上,还告知都护府谁家曾经害过白氏、刘氏,谁袭击过大将军所部。

  都护府要募兵?这些子弟便自带甲胄、武器、马匹,前来投奔都护府,并且将族中子弟也携带而来。

  都护府要建城?这些子弟立刻带来本地的《地方志》、《水文志》、《西迁族谱集》,将一个地方从古到今细细梳理一遍,呈递给都护府。

  投奔都护府的清河子弟们,一下让清河城内显出了反常的热闹来。

  若在以往,都护府是不会轻易接纳这些子弟的,可为了尽快安定清河郡,这些子弟中的魁首都被授予了闲职,剩余的子弟则被送去了林中郡营训。

  清河西部乱相纷纷。

  团练兵返乡后,各地的情况也是极端的不同:有些地方立刻接受了唐军的授田令,有些地方则甩开唐军,进入寨堡自保。

  清河南部,现在变成了唐军剿匪、肃清残敌的地区。

  唐军摸索出来损失最小的办法,就是搬来团练的家乡父老,让父老们去劝说团练投降。

  最初唐军的话无人敢信。

  现在便好些了,毕竟天气凉了、粮路断了,团练们对都护府也无极端的仇恨,只不过有一份深深的恐惧:一旦都护府许诺不杀,这些团练的抵抗意志便开始瓦解了。

  都护府的唐军南下摸索道路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名声已经非常恶劣了。

  姜氏的羽林郎们在各自张贴告示,痛斥都护府的种种无行。

  “南海匪府诸贼,自弃父母之邦,化为远蛮之人。匪府首领章匪白羽,帐下数万人,皆东南蛮人,食人血肉、荼毒文化、淫虐妇孺。清河之东,粼粼上万家,而今化为丘墟;清河之被,壤土丰美之地,而今白骨逶迤```”

  洋洋洒洒千百字,告示之上的文字,都小如蚂蚁一般。

  姜氏的宣传中,终于尝试将都护府描述为外族人了。

  主要的证据,则是都护府军中的外族士兵,这是最直观可见的。

  都护府的唐兵,就被说成了是背弃祖宗,招来外族欺压唐民的奴才;都护府能够不带辎重前往唐腹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