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家庭的诞生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些乡老的家族要协助城守厘清各村的土地,协助征收粮食,在战时,他们则要返回村庄帮助抽调民夫。

  派出男丁前往城中当差,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如今唐人的家庭人数,最多也只在六、七人左右,抽调一个成年男性离开土地,剩下的人就需要分担他的劳作。

  对于这些差役,都护府的报酬却不太多,一般都是三月一俸,不给金银,只给几匹白绢、粗布。

  白绢和粗布已经击败了乌苏拉人的布匹,成为了南郡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布料。不过流行则意味着廉价,那些在城镇之中效力的年轻人,靠着这一笔俸禄根本养不活自己,免不了要让家中接济。许多唐人不愿意淌浑水,但也有许多家庭看得更加长远,他们要紧牙关也要承担乡老的职位,并且不允许在城内当差的年轻人返回家庭。

  经过两次丰收之后,因为不必缴纳粮税,这些家庭开始集聚第一批财富了――粮食。

  在棠城以北,就有这样一个乡老的家庭。

  他们在收获之后,也舍不得雇佣马车来帮助运粮,全家老小一共九口人,他们把粮食背在背上,往来在庄园和城镇之中。

  唐人城守对于乡老家庭自然是照顾的,在他们用粮食兑换白绢的时候,城守都以平斗收入粮食,又以平价兑出白绢。

  这个家庭在收获的那个月里,足足兑换到了一百六十匹各色绢布,比普通的家庭多出两倍。

  当别的家庭使用白绢在城内兑换酒、糖、盐、瓷器的时候,那个乡老家庭又开始了新的旅途。

  这一次,他们的将白绢运往西北,背到了昭城。

  昭城是游侠儿们聚集的地方,金贱而物贵,游侠儿们又出手阔绰,他们知道白绢不如乌苏拉人的细布好,但却胜在量足。不久后,这个乡老家庭就卖出了全部的白绢,获利之值在五十匹到六十匹之间。现在,他们的货物已经变成了一袋银币,行动更为轻松。大多数家庭成员得以返回家中休息,乡老的兄弟则怀揣着银币前往了棠城。利用子弟在棠城当差的优势,他租赁下了城内的一处货铺。因为钱不够,他们又找到了城内的莱赫商行,以乡老的身份,借得了一小笔钱,终于缴纳了一年的租钱。

  棠城地处沿海。

  往来的莱赫、唐、安息、埃兰船只都会在此补船。

  曾有一艘搁浅在近海的外国船为了换取粮食,将补船的手艺教授给了城内的居民。因为补船和船具生意刚刚兴起,壁垒尚不森严,所以当乡老家的船料铺子开张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多少打压。乡老家第二个年轻人也进入了城中,借居在他那当差的兄弟家中。

  说是船料铺,其实那个年轻人既是老板也是伙计。他晚上就在家中挫制绳索,使用家人送来的猪毛、木柄制作油刷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