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士兵与金币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白羽深以为然。

  东征布尔萨的时候,章白羽大肆增设郎队,在军力增加的同时,战力却并未明显提升。空耗粮秣、兵士逃亡、军纪败坏的迹象已经颇为严重,在布尔萨各地,仅奸()污妇人一项,唐军就斩首了十四人,伏诛者全是新招募的兵士。在撤军的途中,许多转运粮秣的良家子为了尽快回家,竟然将粮秣全数抛弃在荒野之中。

  正因为如此,章白羽在对各都尉传达募兵令的时候,扩军政策是在郎内补充士兵:战时,都中增加一虞候郎队;郎中增加三什;什中增加两伍,伍中补充良家子。

  这样军制不坏,而唐军可由三千人立刻扩充到七千人以上。

  各地郡兵,则由唐伯、唐男集中指挥,不会再让他们独当一面,只让他们从旁协助唐军。

  平时的营务,则主要是营训。

  随同营军前往各郡的,还有许多唐军老兵、学士以及伤残退役的军官,此外则是医官、粮秣郎、食货郎等人。前者会在各郡府设置讲武堂,后者则会进入都尉府为僚。

  六营的唐军士兵,接受的训练不光是战斗技巧,更多的则是偏向指挥。训练这些士兵的目的,不仅是要求他们纪律严明,成为优秀的士兵,还要要让他们学得统御技能,以便在日后扩军的时候成为军官。

  章白羽曾在灰堡设置过两期学堂。两期学堂没有期满,都因为财货匮乏而废期。从最初开始入学堂而至今尚在念书的,十不存一。随着灰堡的学堂被迁往临湖城和瑞德城,这种面向平民子弟的学堂再度开塾,不过能否长久维持,却是一个疑问。

  没能建立长久稳定的学堂,一直让章白羽颇为不甘,所以三郡的都尉府中,都设置了学官,大多由钟离家的学者们担任。

  这些学官要负责教谕唐兵能读会写。

  担任郎官,只要需通六百字,能撰军报;担任都尉,已经不做认字要求,而是要求他们‘文理通达’;就连伍长、什长,如果不认字,在退役离开军营之后,也不能作为备官进入各郡任职,自然也就在庶务之中难有出头之日了。

  除开营训之外,各都还要督促郡中修筑道路。

  都尉府有很大的权力,一旦他们认为有地方需要修筑石道、架设桥梁、兴修堤坝,便能要求城守派人兴修,或者安排附近的唐男承担参勤。如果城守不从,都尉府就能要求郡守出面,如果郡守不理睬,都尉们就可以直接上报都护府,让章白羽勒令郡中官员出力。

  南郡的道路还好,诺曼人留下来的底子不错,各城之间连接道路的时候,主要以修缮为主。

  怀远郡稍差一些,但怀远郡古来人口繁庶,山川地形容易勘探,筹备修路的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新林郡就比较惨。新林郡的地势险隘重重,许多道路穿山走谷,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