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运粮与逃兵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药材,一路上几乎不会有太多的消耗,十二分粮食运到唐营来,还能剩下十分;

  鲁瓦城和瑞德城就颇受其苦,他们的民夫精疲力竭冒着风霜雨露押运粮食,有时候还会迷路和遭遇抢劫,抵达唐营的时候经常延期,这还不算,延期之余,粮食却又不能完纳,要运足十分的粮食,两地需要筹调二十分还多的粮食,再算上折损在粮路上的丁口,这运粮的事情竟然比索命的绳子还要厉害;

  至于布尔萨的城镇,他们向西部运送了两次粮食之后,就对校尉大倒苦水,说他们根本无力承担这种摊派—――本来城内粮食就少,林中人进入布尔萨之后城中民心就不稳,看见唐军士兵运送粮食,城内就会谣四起,再加上他们的粮食多半只够民夫在路上吃,等布尔萨的粮队抵达围城营地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些空空的粮车和嗷嗷待哺的民夫了。

  这之后,章白羽就酌情减免了布尔萨城镇对马恩吉围城的粮役。

  如何运送粮食到马恩吉城,已经成了各地城守比较头疼的事情。

  不过最初想出办法缓解运粮苛役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尔萨城镇,三墙城。

  这座城镇的名字是一个唐军士兵取的。

  古时塔拉河的水位很高,三墙城修筑在河心岛上,受制于地形,它看起来只有三面长墙,西面的城墙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尺长短。

  年月日久,布尔萨地区的水系逐渐干涸,湿地变成了沃野,沃野变成了旱地,旱地变成了砂石滩,这三墙城周遭的河水逐渐下落,让它孤零零地落在一大片低洼的河道原上。唐军占领此地时,前来探查地形的唐骑兵就成了它的命名人,至今在校尉身边保留的文册之中,还有当初那位哨骑传来的报告,“```东行六十里,有三墙城。”

  唐军占领该地之后,便迁徙了周围许多唐人居民进入城内,城内的诺曼人、布尔萨人担心唐人报复,纷纷逃向海岸的城镇。不久之后,唐人便在城内成了多数。当初唐骑兵随口说出的形容,就此成为了这座城镇的唐名:三墙。

  三墙城的物产很贫瘠,它的耕地大多局限在古河道两侧,产麦与豆。安息部落的归义民进入城内后,三墙城开始出产羊毛、奶酪、羊肉、牛皮、轻皮货等物资,虽然物产连年升高,但却也就只那样。

  唐军西进尼塔后,安息归义民便接连迁徙而去,他们宁愿缴纳高昂的越关费通过托利亚山口,也不想呆在布尔萨受穷。三墙城的畜牧生意便逐渐被唐人接手了,不久后,牧群便开始扩大了,最后,竟然有外族人开始投奔三墙城,其中不乏当初逃走的原住民。

  让三墙城的唐人没有料到的是,最初返回三墙城的原住民居然是六十多个诺曼人。

  这些诺曼人当初逃到了海岸,指望着布尔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