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逐鹿》(10)_五光十色(中短篇合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世子妃,便是如今的东宫太子妃。当年十里红妆,阿姐嫁衣如火,回眸一笑美得惊心动魄,庾琳琅很长一段时间不曾忘记那日的盛景。婚后阿姐与太子琴瑟和鸣,太子不曾纳二美,是从洛阳到建康众所周知的神仙眷侣。若非房氏神勇,庾氏便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外戚。可王氏率先倒戈向房氏,司马氏失去了最强依仗,庾氏孤掌难鸣,又因与太子是姻亲,在朝堂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遂生出决然。

  庾琳琅还记得两年前,父亲母亲曾经出面相劝阿姐与太子和离。阿姐拒之,父亲怒而把阿姐逐出家门,并郑重地在府邸门前挂了一周的榜文,平平淡淡地述说庾氏文君是外嫁之女,不是庾氏之人,轰动了整个建康城。不久后,便有她与宋无极定亲的消息在城里传开来,明眼人都看出庾家的政治站位,知晓阿姐被他们放弃了。娘家捅了自己一刀,所有人等着阿姐被太子休弃。可过了许久阿姐还是安安然然地当着太子妃,并且有传言太子私下赴友人宴会的时候,被问及他会如何处置庾氏文君,太子坦然道:“昔年结发为契,自是白首不相离,一生一世一双人矣。”

  他不仅没有休弃阿姐,还又一次强调他当年永不纳妾的承诺。

  那时候的她还懵懂,如今她……还是不懂,却隐约羡慕阿姐与太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其实,她骗了母亲。庾氏搬离建康城后,她曾经私下和阿姐见过一面。

  那天的阿姐穿着一身粉蓝色的襦裙,眉眼温婉,比起当年庾氏文君处处锋芒毕露,誓要与王氏阿珺争个高下低就的跃跃欲试,她似洗尽铅华,被岁月所温柔,磨平了所有菱角。

  庾琳琅当下还不解,问她为何如此择选?

  阿姐眉头舒展,扬唇一笑:“阿郎不负我,我亦不负他。”

  神情坚定,未有悔色。

  那日他们聊了许久,都是儿时琐碎的回忆。阿姐笑着说她还记得妹妹出生的时候,她全身皱巴巴的,哭声细到仿佛下一瞬间便要断气。母亲衣不解带照顾她,就连父亲在她的房间里都不敢大声喘一口气,像是怕把小女儿的气给夺去,一不小心吹散了。终于过了周岁,她的身体慢慢壮实起来,那时候她逢人就笑,可好玩了,所有上门做客的夫人都爱逗她,可她始终最喜欢找母亲,最喜欢依偎在亲娘的怀抱。她那般娇贵,便是后来母亲又生了叁妹,仍然一直把次女当作眼珠子一样爱护。她身为长姐既要忧心婴孩时候体弱的二妹,又要应付动不动哭闹的小霸王叁妹,愁得头发都要白了。

  少时记忆从阿姐口中娓娓道来,阿姐如数家珍,一双明眸亮得惊人,好像又回到了当年洛阳城明媚骄傲的庾氏文君。

  庾琳琅莫名红了眼,阿姐瞅着得趣了,取笑她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呢。她觉得不好意思,便生生遏制眼泪。

  挥别之际,阿姐温柔地与她说:

  “皎皎,须知身在情长在,此后水远山遥,阿姐只愿你这一生为你自己而活。”

  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阿姐。同处建康,阿姐居于深宫内,她居于深宫外,姐妹俩被一道宫墙隔着。阿姐有意躲她,姐妹俩再也没有碰过面。

  血脉相连的姐妹站到了对立面,仿佛老死不相往来。

  关于阿姐的回忆,全然冻结于诀别时候的那句‘为你自己而活’。她翻来覆去,想了许久,始终不得解开。

  久而久之,她便不去想了。

  (作话:庾文君确有其人,然而真正的司马绍至少有过一个妾室,就是鼎鼎大名的宋祎。所以说,这是架空嘛,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此文架空东晋初立,私设众多,就请大家看着图个乐就好,千万不要考据。

  另外,庾文君最后说的那句:‘须知身在情长在’改自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谁让作者没有作诗的本事呢。)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