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四章制衡之术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这些顾虑朕也不是没想过,可凡事哪有十全十美的?这仗已经打完了,三郎在蜀中能起到的作用,不会比其父在山南道的作用更大,况且,这宝剑太过锋芒,也该收入鞘中,不然这剑能伤敌,也能伤己...不过三郎虽然回京,其节度使一职仍旧让其遥领,相信可以震慑一些宵小之徒...”

  已经议定的事,赵元檀不在这些上面纠缠,而是开口问道:“可蜀王叔和节度副使严铤都在来上京的路上,三郎这里也要上京的话,这蜀中还需有人坐镇...”

  “嗯,蜀王和严铤,朕都不打算在让他们回蜀中,三郎也要回京的话,蜀中确需重臣坐镇...大郎你可有人选?”

  赵元檀思索之后道:“儿臣以为,可让三弟前往蜀中...”

  “你是说要让元槊去蜀中?”

  齐王赵元槊是年后从江南调回来,目前因为齐王妃刚刚产子,也没有任用,算是赋闲在家。

  赵元槊是难得知兵的皇子,平吴王叛乱的时候,也是立下不少军功的。

  如果说皇子之中还有人对赵元檀这个太子的地位还有威胁的话,那一定就是齐王赵元槊了。

  所以对于太子的举荐,赵令渊也是有些诧异,不过他心中还是有些高兴的。

  毕竟当父亲的,多数还是愿意看到儿子兄友弟恭的。

  “元槊在平吴逆之乱时亲自领过兵,且他当时还曾经做过三郎的副将,儿臣以为严铤离任之后,不妨就让他去江南,担任润州大都督一职,而元槊正好接替严铤之职,为剑南节度副使,可令节府幕僚并长史悉数留任...”

  听了太子的安排,赵令渊却是笑了起来。

  “你倒是打的好算盘.哈哈哈哈,不错不错...”

  赵元檀这边被戳破了也不觉得尴尬,仍旧是一脸的坦然。

  让齐王赵元槊去蜀中担任节度副使,但节府的长史以及幕僚却全都留任,也就是说赵元槊去蜀中并没有地方可以安插自己的亲信,这样保证了东宫仍旧可以通过傅津川留下的长史和幕僚们间接的控制蜀中的军政。

  这些自然是瞒不过赵令渊的,所以想通这些之后他才会说赵元檀打的好算盘。

  而他显然是不反对,也不反感太子动这些心思的。

  人既要用着,也要防着。作为皇子亲王的亲兄弟尤为如此。

  因此他其实十分满意太子的这番布置,特别是现在蜀中的除了有小股流寇尚未肃清,大体已经安定下来,这样的蜀中不需要上下一心。

  虽然赵元檀的算盘打的不错,但赵令渊却没有立即点头应下来,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不过你的算盘打的虽然好,但朕这里对老三,也有一番安排...”

  “那是儿臣僭越了...”

  “你不用急着揽过,朕的安排不一定对,但有些事,需要未雨绸缪...朕原本就有想好了,让英国公挂帅,负责山南道的战事,让老三作为英国公的副手,为副元帅...你可明白?”

  “儿臣明白。”

  让齐王赵元槊作为副元帅,历练和栽培之意很明显,但还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制衡。

  第二还是制衡。

  一是现在,二是将来。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