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四章思子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行攻击。

  职权有限的程锦堂虽然手握数万精锐,但根本就没有机会与叛军主力进行决战,整天都在兜圈子绕弯子。

  根本连打仗的机会都没有。何谈打胜?

  看着这边连战连捷,远在川楚的程锦堂心里也是极为窝火。

  而事情也跟傅淮川估计的差别不大,几日之后,上京的就有旨意到了江南。

  宣太子殿下回京。

  而齐王等人也写好了请战的表章,送往上京,这自然也包括傅津川。

  毕竟用不用是朝廷的事,但作为一方重臣,此刻必须有为君父分忧的态度。

  赵元檀一行人没有耽搁,在接到旨意之后直接就乘船开始北返。

  傅津川在扬州下了船,跟太子和长兄等一群人挥别。

  他是扬州大都督,可以听令跟太子一起去往江南,但此刻没有上命,却断然不能离开辖区的。

  上京城,这几日大明宫里堆满了各级将领请战的奏表。

  八大国公,以及一众侯爵伯爵,三衙殿帅,各地节度使和大都督,各地亲王郡王都有请战的奏表送上,不过是有的已经到了,有的还在路上。

  这个态度,让道君皇帝很是满意。

  大晋朝立国百年,宗室王爷谋逆者有之,边地将领拥兵自重者有之,蛊惑人心扇动作乱者有之。

  悍然称帝者,这还是第一例。

  吴逆造反也只敢说朝中有奸佞之徒,蛊惑君上,故而起兵“清君侧”。

  但赵成浚这种身为宗室,直接说皇帝昏庸无道,自己取而代之称帝,并且公然勾结红莲逆党,这就是自绝于天下了。

  甚至赵令渊刚接到密报的时候,觉得有些可笑。

  吴王攻下五京之一的东京建邺,连行宫都没敢去住。

  这位直接就称帝改元了?

  这种狂妄之徒是怎么想的?

  觉得朝廷对他不够重视?

  还是要在临死之前,过一把当皇帝的瘾?

  “不过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陛下不必为此烦忧。”

  李辅之看到赵令渊有些失神,于是宽慰道。

  “呵呵呵,李相所言,朕明白,朕并非为那挑梁小丑而忧心,只是觉得有些可笑。还有就是大郎去了江南,也有一年了,想来也快回京了。说道这里,英国公家的几个郎君也都在江淮。朕思子,想必英国公也一样吧?不如下诏让三郎回京述职如何?”

  傅懋修听后回道:“回陛下,臣亦思子,臣有三子一侄在江南,大郎淮川是太子僚属,正应该随太子殿下回京,三郎和五郎以及侄六郎应该尚在淮南,臣虽然时常想念,不过是私,他们为国家效力,此为公也。陛下若宣扬州大都督回京述职,此事该陛下独断,臣不敢进言。若是让臣子回京,却不敢因私废公。”

  赵令渊闻言笑道:“英公真公忠体国啊...”

  此刻殿中除了英国公和李相,尚有三衙殿帅和诸位宰相尚书。众人闻言也纷纷暗自感叹,这英国公真是圣卷优握。

  这话说的也漂亮,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儿子在边镇受苦呢,那可是扬州啊,富甲天下的好地方。

  不过转念一想,虽然不是边镇,可江淮去年开始打了一年的仗。

  傅津川这扬州大都督也真是不轻松,若是没有他打赢了几场关键战役,这局势如何现在还真不好说。

  而打下了如此的局面,最后光复江南的却是齐王殿下,想到这里,他们心里原本那点嫉妒心都没了。

  心里反而有些为傅三郎鸣不平,险仗恶仗打完了,自己种下的果子,却被被人摘了,这难不成是陛下在提防英国公府?

  就算不是,陛下看来也是不想让傅三郎立下太多功劳,毕竟还太年轻了

  想到这里,众人在看向英国公的时候,就不那么眼热了。

  不过如此嘛。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