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三二章、完蛋的太突然了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的历史爱好者对于满清王朝的倒台其实都是觉得挺奇怪的。

  从实力的角度讲,二十世纪初的满清王朝的实力也不是那么弱的。作为当时满清中央政府的领导者,军机大臣袁世凯领导下的北洋集团,是在不断的推动满清王朝的新政举措的。

  《辛丑条约》签订后,满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袁世凯作为满清王朝的高级领导人是全力支持的。

  1901年,袁世凯在山东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

  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臣。在此期间,他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

  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满清政府至此获得了近十万人的先进的武装力量。

  同一时期,袁世凯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

  袁世凯大力襄赞新政,包括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第一支中国警察队伍亦于天津成立,也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

  也就是说,在袁世凯的主导下,因为“庚子事变”遭受重创的满清政府的实力迅速恢复。

  但是不能不让人感到错愕的是,有着这样绝对力量的满清政府,在湖北新军的几个名不见经传军官领导的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就那么几乎在一瞬间就倒台了。

  后世有一部分历史研究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个进步意义上的革命,是新的生产力对旧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对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所以满清王朝轻而易举的就倒台了。

  对于这个说法王书辉本人是呲之以鼻的。在他看来,从辛亥革命开始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三十多年的史实上看的话,首先一点就可以明确,辛亥革命本身对于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并没有任何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辛亥革命是由一群不满满清政府民族压迫的汉族地主出身的新军军官发起的。满清政府的倒台,是因为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一部分的汉族地主官僚从上到下,从袁世凯到普通的汉族新军军官都对满清王朝失去了希望,彻底的抛弃了满清王朝,所以最终导致了满清王朝的倒台。

  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后,无论是北洋统治时期,还是军阀混战时期,就是到了最后的光头党执政时期,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仍旧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以官僚资本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