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无用的抵抗_汉末帝国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的是,在这个时候要求开关的,唯有蒋琬一人,其他的大部分世家,甚至夏侯惇等人都乖乖闭上了嘴巴,没有要开关的意思。

  这是必然的结局,吃到了肉,谁也不会想要回去和肉汤。夏侯惇等人或许是一心为大魏的,但是他们这种有身份的人,家庭开销也是很可怕的,日常的俸禄,如何足够他们的用度?

  大点的世家都会经商,这是为了补贴家用。华夏历史那么久都鄙视商人,但其实哪个官吏背后没有一个商会?能够像海瑞一样的穷逼傻逼,还是很少的。

  “公琰,这北方是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的?”曹操无语,只能够求助蒋琬。

  “北方并没有任何针对这个的措施,实际上出于大量出口,却几乎没有进口,也不怎么需要进口的一方,他们根本没必要防止这样的情况。”蒋琬摇头。

  “那么,你说应该怎么办吧!”曹操索性把问题抛给了蒋琬。

  “或许可以设定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对外进出口问题。根据我们的需要,对某些过度匮乏的资源,我们可以免除税收直接通关;对于一些我们需要,但并不需要太多的,征收一定的税率。对于一些我们不怎么需要,而且和生活没什么关系的奢侈品,则课以重税,或许可以逼迫北方的商人提高商品的价格,如此,商品的价格提升上去的了,可以购买这些东西的人就少了。

  再不济,好歹我们可以收到不少的商税。”蒋琬脑筋一转悠,却是相处了海关的初步概念,至于最后一句话,可以说完全是一个遮羞布。

  自己没有手段控制那些来自北方的商品,也没办法避免他们的商品对本土市场的冲击,但至少,政府可以在里面收到足够多的税收,这些税收可以满足政府的其他建设、治政需要。

  曹操也没辙,想来想去也就是蒋琬这个手段还有点用处,至少还是那句话“好歹我们可以受到不少的商税”。

  新的部门建立,有意思的是名字也叫做海关。理由很简单,北方的商人或许很多都是在旱路上过来的,但实际上大部分的货物,都是通过海港运输到南方的。海运价格低,而且货运数量多,在运输成本方面,比旱路要高得多,所以很多商人,都选择用海运。

  当海运的比例占据到了一定程度,实际上海运已经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要手段。故而新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针对这些海运的商队,名字称呼为海关,也是很贴切的。

  海关成立后,又养活了很大一批的官员和小吏,曹操甚至加大了对外交易港口的建设,完善这些港口的基础设施。原本蛮荒的南方,在曹操的治理下,开始变得越来越有生气和活力。

  于是,就这样匆匆三个月过去了,海关的初步成果还是不错的。每天接待不少的船队,根据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