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一章 金秋八月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状。

  如果是以前,李冬或沐云或许会有些不该有的念头。而这时候却升起无限敬仰,一丝一毫的邪念也没有了,十二万分的佩服干活利索无比的嫂子们。

  对比妇女同志,再看看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徐灏不禁叹了口气,双手不沾阳春水。不管再多么想尽些力,无奈不行就是不行,有速度没质量,有质量不持久,连一亩地还没干完。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

  干完活的人们坐在田垄间说说笑笑吃着东西,尽管满满一锅的肥猪肉,也不敢多吃,毕竟下午还得劳作。

  小孩子们欢快的围着一个个的麦堆打闹追逐,休息够了一样得帮大人干活,徐灏看在眼里很是欣慰,而心里则酸楚的不是滋味。

  连徐家最顽皮的兰春都没有这么旺盛的精力,担心被阳光晒黑了肌肤,罕见的躲在树荫下面。

  徐灏独自站在麦田里,远处是数百亩的水田,堤坝对面则是大片大片的棉花地,要等第一次降霜才能收获。

  南方的水田中大多养着鲤鱼,一想到今晚香喷喷的米饭加鱼肉,不觉唇齿生香。田地间混杂着各种各样的细草野花,他还是第一次留意到毛茸茸的野草,白天气味非常干净,只有到了黄昏后才会被散放出来的各种气味熏染。

  萧家村的农田除了使用农家肥之外,徐灏还很私心的从海岛上弄来了大量鸟粪,使得近两年的收成比往年高出许多,当然乡亲们永远不会晓得,鸟粪的成本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辽东已经成立了农业研究院,专门研究良种和化肥等关于一切农业。

  临近的魏家村,田地里也是这般的丰收景象,好年景尤其对多灾多难的明朝来说,显得那么的弥足珍贵。

  村里有徐家的大片田地,秋香随丈夫搬走了后,管事交给了当年徐青莲的大丫头春月夫妇,想当年春夏秋冬四丫鬟,其中性子温柔的冬雪已经香消玉殒,而被徐灏称为最聪明的夏雨也住在附近。

  夏雨嫁给了打理徐青莲店铺的掌柜之子周济,丈夫是她自己挑选的,周家随着徐家发迹,家里积攒了不少钱。

  有钱后周家改为以务农为生,又选择了魏家村和徐家比邻而居,可以说夏雨把自己的聪慧发挥的淋漓尽致。

  公公去世后,周济常年忙于习文,家中仍然勤俭度日,她婆婆坚持亲自纺织,夏雨也跟着学习,时不时的在纺车上坐坐,权当做解闷了。

  婆婆因她等同于公府千金,精明处远胜于旁人,凡事对她言听计从,姑爷也生得俊秀文雅,小夫妇非常和睦。

  上个月徐青莲打发家人媳妇去看她,带了八个捧盒,一半鲜果一半点心,还有绸缎等礼物,留话说让她没事的时候进京走走,当时夏雨一口答应下来。

  天天都想着进城去,偏碰上了农忙之时,分身乏术走不开,这几天有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