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洋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龙江学院之外,一所依然位于山东威海,一个远在大连,最后一个则设置在福建泉州。

  徐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制定出了详细规划,可以说这些年赚的钱大多都用来投资于改良武器和进行航海的各方面准备上,不消说海洋贸易会产生的巨额回报,就算收不回成本那也是值得的,要最小限度的减少对于国库的依赖,尽可能不给文官借口反对。

  历史上明朝采取以国家为主导的远洋朝贡,而欧洲诸国采用的是鼓励个人冒险,徐灏打算采取只做不说的方式,暗中鼓励明人去海外,表面上不支持也不反对。

  开创学院大抵被列为五军都督府的管辖范围,当然出海就得经过兵部允许,帝王下旨后才能实行,不过小规模的巡视海岸相当于练兵,也属于都督府的权利范围之内。

  学院里设立了观象台,网罗各地精通于地理和地图绘制的人才,聘请知名的数学大家和天文历法世家出身之人,这些人才除了教授学问外,都被授予参谋教授等官职,领取俸禄以提高其积极姓。

  徐灏命各方贤才一同研究和制定计划,在朝廷开始准备编撰洪熙大典的同时,派出人员广泛收集地理、气象、信风、海流、造船、航海等各种文献资料,为了预防因火灾或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料被毁,所有文本一律复制多份,分别收藏在各地学院的图书馆内。

  收集整理历朝历代的地图,培训相关人员绘制新式地图,对指南针等航海仪器进行改良,完善适合在海洋上航行的大型船只,在传统四角风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桅帆船的概念,使得无论顺风逆风只需调整帆的角度即可,不再太过依赖于风向。

  密封舱等技术皆是中国的独创发明,徐灏针对明朝有能力建造千吨级别大型海船的基础上,制定了主力远洋战舰的标准。

  采用三桅风帆战列舰的设计理念,一级战舰造型首昂尾翘,航行相对迅速,不惧风浪,主桅高四丈,船长二十余丈,船舱五层,船面设楼高如城,可容纳船员三百人,三层炮甲板,配备各式火炮六十八门,排水量一千吨,此乃大明未来水师的主力炮舰,现今考虑到成本和技术因素,只建造了两艘。

  略小一号的二级三桅炮舰,造型大同小异,采用两层炮甲板,火炮四十门左右,定员一百五十人,排水量大概六百吨,至今共建造了四艘。特点是航行更加迅速,一样无惧于风浪,将来会作为各地水师海外巡航分舰队的旗舰之用。

  再小一号的三级三桅炮舰,全长大概十三丈左右,排水量四百吨,定员八十人,安装火炮二十门,作为最基本的作战战舰,一共建造了十艘。

  此外传统的大型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陆续建造完毕,整个船队的规模达到了一万五千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