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天高皇帝远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过利益的时候,哪怕是皇帝也无法反对停战的要求,除非是永乐大帝这样的强势人物。

  眉头紧锁的朱瞻基拿不稳海外叛乱的消息。只能从奏折中了解,究竟那里的规模多大,人数多少,官员奏报的信息是否准确,叛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现在海外领土税收极少,地广人稀。不像中原大多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揭竿而起。

  说实话,让朱瞻基支持征服海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流民被半强迫半自愿的大量迁徙海外,这一点徐灏功不可没。

  兵部给出的统计数字。每年暴乱的数字确实在显著减少,而新式战舰和火枪火炮,又大幅度减少海外的驻军规模以及来往的时间,航行也变得更加安全。

  至于距离太遥远的诟病,也因轮船火车的诞生,令满朝文武目瞪口呆,这一切都给了朱瞻基决意拥有海外广大领土的信心。

  今日皇帝最终询问不开口的舅舅意见,当时舅舅说金大人担心的是粮食无以为继,这困扰中国二千年的难题。所谓天下大势分分合合,说白了就是因土地高度兼并,人口增长到了极限,老百姓吃不上饭的难题,但凡能让天下百姓吃饱了肚子,即使朝政再*,人们也能坚持下去,而眼看着饿死谁怕造反?天下不乱,中国也就能抵抗住北方敌人。

  朱瞻基回忆着,舅舅又说当然我这话有些片面,但是让百姓吃上饭肯定是首要之务,除此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百姓吃不上饭,说句不好听的,大明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当时所有大臣不约而同的点了头,朱瞻基自己也深以为然,当年太祖皇帝不就是因为饥荒而参加义军的吗?

  金幼孜询问有何高见,舅舅轻轻说了四个字。

  “石油,化肥。”

  又说了四个字,“中东,大庆。”

  到底有没有用?弄不懂的朱瞻基对此很是期待,只要能让百姓吃饱饭,让他给舅舅活着封王都愿意。可惜舅舅说需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要组织大量的人手去勘探,去研究。

  朱瞻基对此表示理解,大臣们也理解,这世上就没有一蹶而就的好事。

  回到自己的御书案坐下,朱瞻基再一次将整个海外地图,相关文献仔细翻阅一遍,他有信心派兵平息叛乱,但一定要解开谜团,不然叛乱一定会此起彼伏,鞭长莫及的朝廷根本无力顾及。

  朱瞻基命御前太监代为拟定了旨意,想了想说道:“你把草旨交给文渊阁重拟,命两位指挥使即刻动身率部出海,全权处理叛乱,暗查当地总督府有无违禁乱权之举。”

  交代了政务,朱瞻基感觉饿了,命宫娥送上来宵夜,并要孙贵妃过来陪伴。

  淡淡的灯光下。孙望月愈加成熟丰润,水灵灵的光嫩肌肤光滑玉洁,朱瞻基伸手抚摸着,忽然轻轻一弹,似乎皮肤下都是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